《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带领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我所任教班级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孩子属外来务工子女,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习惯、经验与本市孩子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独立性强,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并有着一些陋习。在研究了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后,我把《乘坐公交车》一课的主要目标定位在感受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日新月异,重在激发情感;学习选择线路的方法,探究乘车出行的知识,通过方法的指导,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研究乘车文明的礼仪,进行价值观教育;与两纲教育结合起来,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教学实例〉
片段一:教学一开始,我问孩子们:“上海的交通变化日新月异,感受到了吗?”孩子们回答得特别踊跃,“马路变宽了”,“公共汽车很舒服”,“地铁很快,也很平稳”,“还有磁悬浮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在此基础上给他们看了一段录像,孩子们被上海交通的摩登、便捷所吸引住了。尔后,我总结:“上海的交通变化如此之大,为在上海生活的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住在上海可真幸福啊!”听完这话,孩子们频频点头。
片段二:(出示同一线路不同方向的站牌)请孩子们讨论“从我们学校附近的市六医院到徐家汇应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孩子们讨论热烈,知道“根据站牌上箭头表示的行车方向来确定。”(出示站牌正反面)“还有提供给我们乘客哪些信息?”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讨论后学会了看站牌。
片段三:(学看《上海城市交通地图》)“会看吗?”大多数孩子只会辨大方向,具体的不清楚。于是我先做具体指导,“先找到目的地、出发地所属的区县,再找到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找到具体线路了。”然后放手让孩子们找找、画画,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至少一条公交线路,看到他们显得兴奋的神情,相信此刻他们一定充满成就感。
片段四:请孩子们出出金点子:“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有的说不能大声喧哗,有的说不能把手伸到窗外面,有的说要先上后下,遇到无人售票要准备好零钱……,答案多种多样。在肯定了他们的同时,我出示了两幅图(一幅是车上吐痰图,一幅是一个人赤着上身,穿着拖鞋)请孩子们辨析,显然对这些行为他们很愤怒,指出公众场合应该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着装文明等。最后,我把孩子们说的乘车文明习惯编成一首歌唱一唱,并让他们回家唱给父母听,他们显得非常乐意。
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那么对于这群外来务工子女需要指导的生活技能又是什么?怎么改变身上的陋习融入大城市呢?
一、激发内心情感。一切教育,冗长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受教育者的心弦,用情作为前导,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我所教的孩子们,上海无疑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让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交流交通方面的成就,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在上海的幸福感,上海的发展也有自己父母的功劳,激发自豪感。
二、指导生活技能。由于生活压力的重担使家长日常无暇顾及孩子,大多数自己回家,双休日独立出行的也多。因此,指导孩子们正确地乘坐城市交通工具很有必要。在生活中,孩子们有一些乘车经验,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拓展提升,如学会根据站牌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出行线路。当然,有些生活技能是需要系统化学习,孩子独自外出要到达目的地,该如何选择公交线路就是其一,考虑到孩子独立性较强,我就一步步地指导学会借助《上海城市交通地图》帮助出行,这让孩子们掌握独立出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三、改变行为习惯。教学中要关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乘坐公共汽车的文明习惯,就是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发挥自主性开展自我教育,出出文明乘车金点子,或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在卫生,衣着文明方面是不注意的,通过辨析强调。最后唱一唱记入心中,并向父母宣传,使教育延伸。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只要在教学中,能够关注我们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特有的生活经验,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那么他们也能呈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