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团队活动之窗 > 实践研究
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 培养基础道德观念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智障儿童实施道德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行为的养成与学生生活的环境,与家长、老师及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分不开,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低,对新事物感受性差,缺少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他们的自我意识、态度、情绪及兴趣的发展也明显呈现出低下水平。因此,在智障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无疑比较艰巨。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我们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培养智障儿童的基础道德观念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智障儿童学会生活,做合格小公民。
    一、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美德的培养
    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小公民应该具备的美德,但是,独生子女加上与生俱来的残疾使得智障儿童从小受到的关心、庇护远比正常儿童多,从而造成了智障儿童只知道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此外,由于脑功能受损,智障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感受性差,对参与活动缺少主动性,因此,要使教育收到成效,一味地说教,将无济于事。
    生活中,老师、妈妈是少先队员们熟悉和亲近的角色。于是,我们以每年的“教师节”、“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对少先队员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要求队员们观察老师、妈妈一天的工作情况,还要求高年级的队员进行小小的访谈活动。当然,对于智障儿童而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求、内容越细化、越具体,活动的效果越明显。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让队员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去访谈。如:老师、妈妈姓什么?老师、妈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老师一天中要帮助几位同学解决困难?妈妈下班回家后做些什么?……通过活动,队员们对老师、妈妈的工作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低年级的儿童团员们,能叫出老师姓什么,还会学说老师、妈妈节日快乐,中高年级的队员们则渐渐体验到了老师、妈妈的辛劳,从心底里发出“老师、妈妈我们爱你”的呼唤。
    “爱心捐助”活动是我校每年3月举行的传统的德育活动,纵观全体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但是每年的“爱心捐助”活动都能圆满完成,原因之一:活动中我们从不苛求队员们捐了多少钱,我们注重的是队员们在参与过程中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之二:我们在每次活动开始前,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一方面请来困难队员的家长,谈谈家庭发生的困难,让队员们有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发扬历年来在“爱心捐助”活动中表现出的感人事例,如:有的队员每天省下一点买早点的钱,积少成多,捐给爱心基金;有的队员节省下一辆车的乘车费捐给爱心基金:有的曾经接受过他人的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队员,也不忘节省每一分钱捐给爱心基金……以榜样的作用来影响全体少先队员。
    每月一次外出观摩电影,即是队员们休闲娱乐的机会,也是道德养成的大好机会。我们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与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结成友谊中队,大手牵小手,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以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
    二、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培养
    二十一世纪人类更多关注的是环境,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提高智障儿童的环保意识、培养智障儿童的环保行为呢?根据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低,但具有一定的模仿力的特点,我们将环保活动与科技节相结合,提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人人行动收集废电池。
    在日常生活中,队员们对电池的用处并不陌生,但是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是队员们所不了解的,我们通过宣传,让队员们对废电池的危害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提出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人人行动收集废电池。起先,我们要求队员们从收集家里的废电池入手,将收集来的废电池投入学校门口的专用收集箱内,为了强化队员们已有的环保行为,我们引导队员们把收集废电池的范围扩大到邻居、社区,同时建立了评比激励机制,以中队为单位,每周记录队员们收集废电池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然后评出“环保小卫士”,提供队员们学习模仿的榜样,再评“环保集体”,不断激发队员们的上进心。4年来,据数据统计,参与废电池收集活动的学生达到100%,收集数量达到1500斤,约5万节。由此,队员们也养成了正确处理废电池的行为习惯。
    2、人人参与学习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上海市正在逐步实行的环保举措。我们的智障儿童作为上海市民中的一员,人人参与,学习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为了让智障儿童分清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我们绘制了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的图标,如:画上菜皮、果皮、鱼骨头等图案表示有机垃圾,画上破布、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图案表示无机垃圾,让队员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利用形象的图标给垃圾分类,还举行垃圾分类小竞赛,队员们在竞赛中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人人动手“变废为宝”。
    早在3年前,我们就提倡利用废旧物资,人人动手“变废为宝”。因为,此举在我们看来,既能发展队员们的动手能力,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又是对队员们进行资源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育的最好手段。在活动中,队员们用废弃的包装盒、广告纸、易拉罐、饮料瓶、泡沫板、果壳等材料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三、 “勇敢尝试,争取胜利” 的特奥精神培养。
    “勇敢尝试,争取胜利”是特奥精神所在,是每个残疾儿童应该具备的一种自强自立精神。然而,由于社会、家庭以及智障儿童自身特点等因素,造成智障儿童自我锻炼意识、自我进取意识淡薄,他们往往习惯于等待,习惯于给予而害怕尝试新事物,因为,他们害怕失败,。
    每年的 “六一”节是队员们期盼的日子,因为,他们可以收到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节日的礼物。事实上我们都明白,轻而易举获得的礼物,珍惜的人不会很多。通过我们的手将礼物传递给学生,队员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发展。于是,我们引导队员们平等参与,自强共进,以大型游艺活动的形式来庆祝六一节-----把送来的礼物作为游艺活动的奖品,让全体队员通过参与游艺活动,平等地竞争,去争取获得想往的奖品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了发挥全体队员主体参与作用,我们根据队员们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分层开设了17个游艺活动内容。如:低年级的豆画制作、中年级的纸模制作、高年级的沙画制作,都是使小肌肉得以发展的精细活动,而且,作品完成后还可以将成品带回家,深受队员们的喜欢;积木堆高比赛、拼板比赛有一定的难度,在紧张激烈比赛的同时又能学到规则。为了鼓励队员们学习规则,勇敢尝试,活动中我们还给每位队员发放了游艺活动卡,要求队员们每参加一个游艺活动要请负责活动的老师盖章记录,最后凭活动卡领取奖品。虽然,游艺活动卡的出现,给队员们的活动带来了小小的麻烦,但是从活动结束活动卡100%的回收率就可以看出队员们自我管理能力和参与竞争意识得到发展、游戏规则的得以学习掌握。
    开展读书活动在普校是习以为常的事,而在智障儿童群体中开展读书活动却是一件新鲜事。的确,我校读书节活动的开展可算是一项大胆的创举。我们的思考是: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小公民,具有初步的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队员们参与读书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说实话,我校读书活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会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看书籍、会安安静静地看图听讲故事是低年级读书活动的要求;会到图书室借阅图书、能在美工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张小书签是中年级读书活动的要求;会摘录一句话,能几个队员协作完成一份读书小报的设计是针对高年级同学提出来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念儿歌、讲故事是对各年级中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队员提出来的;小小的书市面向全体,既可以让队员们用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喜爱的书,又可以进行书籍的交换。活动中队员们的小书签、小制作并不十分精致,也谈不上很高的艺术性;队员们的故事、儿歌表演并不那么有声有色,也算不上怎么精彩,但是,队员们却在活动中勇于尝试,勇于创新,通过努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与人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学会生活”即“学会生存”,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出版的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的主题,90年代被重新提出来,表明它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会生存即包括对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同时又包括对他生活所在的社会环境的适应。
    “学会生活”也是我们对智障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归宿。要让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融合活动的开展。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社区生活设施的了解、购物、用餐等。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去居委会参观小区、参加老人活动室的活动;重阳节我们把社区老人请进校门,作节日的慰问演出,学习怎样尊敬老人;我们组织高年级的队员到上师大参观校园,了解大学校园的设施,了解同龄人的学习和生活;组织队员到南方商厦购物、用餐,熟悉超市购物环境,掌握购物方法,养成良好的公共场所的用餐礼仪……
    融合活动是指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相互交流、残健互动的一种普特渗透的活动。这一方面满足了同龄人之间的交往需求,而且有助于模仿学习。4年前,我校三(1)中队与樱花园小学四(3)中队结成了友谊中队,从此,两个友谊中队的队员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你来我往,开始了每月一次的融合活动。4年过去了,已是七年级的我校的这些智障儿童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呢?熟悉了解这个班的人都知道,这个班级总体智力水平比较低,4年前,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默不作声,看见老师躲避得远远的,上课发言声音细微,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比较低下。4年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表现欲强。而这一切得益于普特渗透融合活动的坚持开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智障儿童的道德认识逐步形成,道德情感逐渐丰富,道德行为习惯不断养成。当然,不可否认,智障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会出现无数的反复,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活动要持久地开展,一旦智障儿童道德行为养成,那就将伴随他终生,使他受用不尽。

责任编辑:吕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