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文字所蕴含的魅力,正是这手捧一卷间的齿颊留香。而书籍作为文字的集大成者,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力量。书中故事与心灵的碰撞,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接受洗礼;书中的榜样振奋激昂,始终给予人前行的方向,书中承载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承。正可谓,书香的文化也正是引领队员成长的灵魂之师。
小学阶段是队员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也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成为了身为中队辅导员老师的最重要命题之一。要引导队员在书中开阔眼界,汲取精神的财富,就首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本文就将以亲身经历为例,浅谈如何引导队员自主构建“书香中队”、成为“红领巾小书虫”,简述中队队员逐步体会“诗书滋味日长”的经历,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给予队员阅读支点 构建书香中队雏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句话深刻地指明了为队员积极创造阅读条件,培养队员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然而,受限于年龄的特点,一开始队员们并不能充分地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此刻,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恰当的支点,让他们在一个集体的氛围环境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一开始,辅导员老师依托于学校“漂流图书架”的机制,号召队员从家中带来喜欢的书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崭新的方式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他们纷纷带来各式各样有趣的图书放到中队所设的漂流图书架当中,每当阅读课或是下课时,他们也总是迫不及待地到门外取书,争先恐后地想看看别的小朋友带来的有趣书籍。
但渐渐的,随着孩子们越来越熟悉漂流图书架上书籍,他们慢慢丧失了对读书的兴趣,对于图书也变得不再爱惜,翻书时用力常常过大,也不能用正确的读书姿势来阅读书籍,导致书籍常常会书页脱落。看到自己的书不复往日的“新颜”,孩子们也不再愿将心爱的书籍带来和同学分享了。
很快,中队干部们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向辅导员老师提出围绕“书香中队”的主题召开一次中队主题活动的愿望。讨论中,他们表示希望能够在中队主题活动中寻求到让队员自觉自发形成阅读书籍意识的方法,养成大家良好的读书习惯措施,进一步增强队员们对于爱惜书籍的认识,让所有队员都能拥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童年。此时,辅导员适当给出建议:要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就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读书目的,也就是一个阅读的支点。
于是,中队干部们决定以“如何开展阅读活动”为立足点展开讨论。队活动中,队员们针对“怎么才能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这一主题重点展开了研究。有的队员提出,可以采用读书笔记的方式,促进大家的阅读质量,但随即又有队员提出,这样的方式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效阅读,但是也会让一部分畏于落笔的队员望而却步。这时,有队员提出可以效仿许多杂志上票选“每月推荐”的方式来激发起大家的读书兴趣,队员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将从书中掌握的知识表达出来,由于不需要落笔,所以可以调动更多同学的积极性,避免因为学业压力而造成的时间短缺,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帮助大家形成敢于大胆表达的氛围,从而提升能力、建立自信。为了能使得这项举措起到更为积极的鼓励作用,队员们还设计了相关的奖励机制。
·通过“每月读书评选”激发队员阅读的热情,让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表达自己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通过评选“小小藏书家”的方式,激励队员多将自己家中的好书与中队、学校中的同学共享,形成乐于分享的良好队风。
·通过评选“爱书小达人”称号,让队员拥有爱护图书、珍惜图书的意识,勇于分享的想法,从而形成良好的中队阅读氛围。
制度实行之初,中队辅导员和队员们一起先是动手制作了一块“每月推荐”的铭牌,构想提出者将这一机制的施行方法向全体队员进行了说明。
“每月图书推荐”评选方式 ·书籍条件:“每月图书推荐”的书籍需要选自漂流图书架,所推荐的书目可以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也可以是别的小朋友贡献给中队的图书。 ·评选时间:每月下旬。 ·评选内容: 读书小大王:等到评选当天,孩子们可以从漂流图书架上取出自己所要推荐的图书,展示给中队的同学看,并且要上台大致讲述图书中的内容和推荐的原因,供大家投票表决,最后得票最多的书籍就能得到“每月图书推荐”的殊荣。 爱书小达人:每月默默为中队漂流图书架整理、维护的同学。 ·评选方式:采用队员自荐和同学互荐的方式,以举手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评选奖励: 推荐者和“每月图书推荐”书目的的归属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并且这本书将会在中队外的漂流图书架上方“每月图书推荐”栏摆放一个月供中队同学阅读。 爱书小达人获得相应奖励。 |
队员们针对自身情况所制订的这一举措果然再次勾起了大家对于阅读的兴趣,为了能够绘声绘色地讲出有关推荐书目的理由,队员们开始能够慢慢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了,阅读结束,还会时不时地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故事的内容,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也不再是一掠而过,而是会向老师请教或自主查阅字典解答。
到了“每月图书推荐”日时,一开始,孩子们还是羞羞怯怯不愿上台来讲,但随着举手想要推荐自己喜爱图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便有更多的队员按耐不住、变得跃跃欲试起来,乐于将自己从书中获得的有趣故事告诉大家听了。
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中,队员以演讲红色小故事的形式参与活动。经过之前“每月图书推荐”的上台经历,孩子们也变得不再怯场,纷纷将阅读红色书籍的小小感悟准备好上台演讲,将故事的内容与在座的同学分享。一场竞赛下来,中队的多数同学都能参与到演讲当中,无论讲的故事生疏与否,那份敢于上台的勇气确是得到了磨练。
此后,中队还陆续开展了评选“读书小大王”、“小小藏书家”和“爱书小达人”的活动,通过队员自荐和同学互荐的方式,总结和评选一学期以来推荐书目成功次数最多、为中队漂流图书架贡献书籍最多以及一直默默为中队漂流图书架整理、维护图书的同学,并予以奖励。从而鼓励更多的孩子热爱书籍、爱惜书籍,敢于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他人进行分享。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孩子们对于阅读带来的成功有了更为切实的体验,也引领着队员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二、形成共同语言密码 促进队员互动交流
进入中年级之后,中队的书香氛围逐步形成,但新的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低年级时,由于辅导员老师主要是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形成阅读的兴趣及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对于阅读的书籍类型予以了比较宽泛的自由性。也因此,进入中年级以后,长期选择不同类型书籍的孩子之间,慢慢失去了交流书籍时的共通语言,尤其是有些队员存在着畏难的心理,仍旧倾向于阅读低年级向的绘本类书籍,很难再从书籍中更多地汲取知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何才能让书籍成为真正的“营养品”呢?队员们提出,可以让讨论书籍内容成为中队中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话题,促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深层的阅读当中。经过商讨,队员们决定将这一活动命名为“构建班级共同的语言密码”。
那么怎样的书籍才最符合队员们当前的阅读需要呢?为此,各小队长在小队范围内发起了一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投票征集活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队员首先在小队中初选篇目,由队长进行汇总并推选出得票最多的书目,再经过各小队推荐给中队,最后由全体队员票选的方式来进行。在活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经典阅读之外,作为中队辅导员,还可以积极鼓励队员走出校园,利用学校位处老洋房聚集区的环境优势,走进巴金、柯灵等名人故居,近距离了解大师的文学创作过程,在开展小队活动的同时,寻找到自己小队最中意的书籍。
经过票选,大家发现,诸多纷杂繁复的书籍当中,经典是最容易引起队员共鸣的选择,因为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又常常与队员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于是,队员们随后即以小队为单位,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午自修等时间,以团队或推荐个人讲故事的方式,选取经典中一些容易触动人心的片段进行讲述,以此点燃其他队员自主阅读的兴趣。让人欣喜的是,每每一位队员说到一本书中的内容,过不多久,便会有其他人捧着刚买的书和他讨论阅读的感受,以此成风,越来越多的队员参与到阅读我推荐的书籍当中,并乐此不彼起来。
阅读《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国学启蒙读物,让队员在经典中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读到都德的《最后一课》,孩子们仿佛共同见证了在一间小小教室里深沉的民族悲剧。老师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学着韩麦尔先生的样子做了那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在故事的平铺直叙下,无言中那抹民族存亡间的悲凉和悲痛让他们似乎能感同身受。读青少年版的《岳飞传》,那些故事里的英雄形象在掷地有声的字里逐渐有了血肉轮廓,民族存亡间波澜壮阔的英雄情结让人不禁潸然……爱国主义的思想始终浸润着孩子的心灵,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内容也更加容易吸引多数队员的目光。
随着从“听”到“读”的悄然转变,队员们在参与“集体阅读”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经典,书籍中的内容渐渐地成为了中队队员交流时的共同语言密码,这样的读书氛围,也带动了许多曾经不愿读“难书”的队员加入到“集体阅读”的行列当中。
三、享受诗书滋味渐长 经典阅读滋润人生
如今,已经步入高年级行列的中队里,手捧书卷,品味书籍散发的芳香,成为了“红领巾小书虫”们下课时度过闲暇时光的最好方法,从中,他们也逐渐体会、享受到了诗书所带来的奇妙滋味。更可喜的是,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那些一点一滴积淀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正在慢慢发酵,开始成为他们身上独特的素质和修养。
漫游书中世界,与伟人为伍,与大师为伴,让队员沐浴书香成长,这是构建书香中队的初心,也是队员们向“红领巾小书虫”称号积极靠拢的坚持,今后,相信中队的队员们将会不断地思考,使这一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中队特色、年龄特征,从而让经典真正滋润人生。
责任编辑:吕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