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艺术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艺术课程学习方式的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提升,社会经济、产业架构以及人才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拥有一定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培育以及国民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成为了当下时代发展和建立文化强国最为重要的两个课题。而艺术作为富有创造性、人文性、民族性的科目,其更是近年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就将基于新课标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结合时代背景及教学技术发展趋势,探讨高中艺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新教育需求,帮助当代艺术课程教师把握国家教育思潮,与时俱进,为我国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经济、社会文化、民众素养还是精神追求层面,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都使得国情发生着变化,而教育工作作为帮助青少年群体建立思维能力、认知架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洪流中是把控我国国民总体素养的关键所在。高中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延伸,其担负着更重要、更深入的责任。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核心的高中教学模式开始与时代背景的多元化间产生了脱节,只了解理论、懂得做题的学生已经无法与中国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国家开始重视学科带来的“科学性、思想性”,这也意味着高中教学在当下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人文积累、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因此,在2013年后,国家教育部开始对高中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改革,高中的教学开始进入“尊重学生个性化和学习需求,着重培养核心素养,通过课堂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方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个性,适应社会发展,掌握终生学习能力。而艺术学科作为兼具人文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审美性的科目,其可以说是当下高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极佳手段,而艺术教师更应该探索如何贴合艺术学科特性,灵活调度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

 

二、“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艺术学科教学特征

“艺术课程”是在我国高中新课标实施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大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学科,其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以“艺术知识技能”获得为主要理念,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音乐、绘画等科目及教学模块分离教学的模式,其将“艺术”作为一门完整的、具备内在联系的科目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实践机会、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获得,通过艺术课的网状知识体系建立帮助其获得内在的艺术课“认知结构”。这一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艺术教师对艺术科教学的固有理念,因此,要充分贯彻新课标对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艺术课程所具有的教学特性。

 

1、强调艺术的人文性与民族性

“艺术”作为由人类创作的一门学科,其是人类思想活动和创造性思维的美学表现形式。正如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将艺术文化定义为“教化民众,塑造理想和稳定社会”的工具一样,《新课标》对“艺术”做出了类似的定义: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体现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文化瑰宝,其具备的人文性、民族性也将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艺术”的人文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在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例如,“生命律动的节奏”教学主题中,就将中国、印度、非洲等地区的陶器、绘画、舞蹈节奏等艺术特色对比教学,分析其地区共性;另一个则是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艺术文化,例如影视艺术与大众文化,以及歌剧、舞剧作品与精英艺术等,“剧场艺术”模块就是专注于传统定义上西方的“精英艺术”。在当下文化多元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课程更需要带领学生从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地区、国家的艺术现象,带领其了解和体悟艺术背后的文化体征,在积累“人文素养”的同时,帮助其养成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思维。

其次,《新课标》还明确表示艺术课程旨在弘扬中国优秀民族艺术文化,并鼓励学生学习多样的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文化自信。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大众艺术、流行音乐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习惯以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讲解,且往往更关注于形式而非背景,故而很多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上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因此,高中的艺术课程还需要重视地区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联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发展史,提升艺术文化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

 

2、“整合”、“个性”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教育

《新课标》将高中艺术课程定义为包含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戏剧以及数字媒体的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传统认知中独立、单一的美术和音乐两门科目,其更具包容性和整合性。在课程的必修模块,其通过不同的艺术文化主题将艺术以地区、思潮或时期划分,并以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内在联系和认知框架产生一个初步的整合理解。

其次,在选修模块,其分为了美术创意实践、音乐情境表演、舞蹈创编与表演戏剧创编与表演以及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五大模块,这一部分不仅体现了艺术学科覆盖面的“广泛性”,更给予学生多层面的课程选择。高中生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并依据不同的家庭背景及校外艺术学习经历,其往往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学习兴趣以及艺术创作个性,而以往的艺术教学为了课程的高效而选择统一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也降低了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而选修模块的加入则可以帮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所长进行学习,并为我国发掘更多潜在的艺术人才。

除却在课程设置上的“整合性”以及“多样性”,核心素养下的艺术课程教学更重视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需求。当下,随着社会媒体以及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数字媒体、影视与新媒体都成为了当下社会的热门产业,也是大众审美意识养成的重要平台。因此,无论是从帮助学生在当下的大众文娱环境下培养自身正确的审美艺术来看,还是从通过数字媒体实践帮助其在日后工作中更快适应社会进程来看,艺术学科都需要以“发展性”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

 

3、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因此,新课标将艺术课程的教育理念升华为“培养具有综合艺术能力的学生”。在过往的艺术教学中,艺术鉴赏和艺术技能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习惯了“听老师讲”,而缺少了主动参与及分析的能力。因此,艺术课程改革就首先要充分利用艺术实践活动例如视频拍摄、舞台剧排演等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来进行基于自我创意的“艺术实践”,并结合教师的专业引导让其掌握艺术相关理论和技能,以更充分地表达个人的艺术创意,这样将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学习培养“艺术感知”和“创意表达”的学科素养。

 

三、“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艺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要求

1、充分了解艺术学科的多样性及内在联系

《新课标》中对高中课程建设的目标作出了如下阐述:综合设置课程科目及课时比例,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课程架构的均衡、综合以及可选择性。而艺术课程教学架构设计所体现出的就是对不同艺术种类的综合运用,同时,这样的设计也就要求艺术教师对艺术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以及对艺术门类间的相互联系有更深入地理解。艺术是具有着“点、线、面”特征的学科,从单一艺术上来看,例如音乐就包括着“音符、旋律、曲式”等层面,而从综合性的艺术来看,例如戏剧,其就包括着“剧本、表演、舞台”等的创作框架,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多角度、多学科地重新审视艺术,理解艺术和艺术课程的多样性,转变教学观念。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使得艺术资源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网络平台中,同时,新媒体、VR等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也越发广泛,这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及更具象化的艺术作品呈现形式,因此,《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教学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艺术学习实践安排提供便捷。

 

3、艺术学科的专业性与教师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艺术课程改革所推崇的“多类别”以及“多学科”联合性教学对高中艺术教师资源以及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艺术知识的直接传播者,其对艺术的专业度和理解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看待艺术的眼光,因此,学校对于优秀的艺术教师团队的构建也就成了艺术课程改革的另一项重点。但由于艺术课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很多老师的专业方向可能有偏差,这一状况也使得很多学校在艺术课教学上的教师空缺。针对这一情况,网络平台的运用以及教师的校际交流活动将是下一阶段各地区高中需要考虑的教学设计方向,通过专业教师的调度,其将可以帮助学生接受到更专业的指导以及不受限制的科目选择空间。

 

4、“发掘和尊重学生艺术个性,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教学理念养成

当下,大多数高中艺术教师为了艺术教学的总体效率还是习惯于利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还处于“被动地位”,并不能从艺术课程学习中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新课标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新课标》对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并帮助其从艺术学科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从两方面改变其教学理念,首先,转换教学思维,将“学生”作为教育中心,通过课堂启发教育以及丰富的艺术实践培育学生的“艺术表达”素养;其次,将“艺术批评”、“辩证思考”等学科学习思维带入艺术课堂,通过激励学生交流培养其艺术思考能力。

 

四、基于教学改革需求的教学方式创新设计

1、基于网络技术的“情境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体悟和探索艺术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素材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情感性”以及“文化性”,因此,不同于如理科类教学中基于“推理逻辑”的教学,艺术学科更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理解”。而由于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较大差异性,教师更需要思考运用怎样的方式将艺术的“抽象性”转化为“具象性”。因此,依据新课标对艺术课程设计的指导,艺术教学可以从“情境”预设来带领学生进入艺术课堂。当下有不少自媒体人、艺术家和教育者利用网络技术阐述其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例如《谷雨·中国》、BBC的《Power of art》以及谷歌“Art&Culture”APP和“慕课”网络教育平台都是极佳的情境构建素材,教师可以基于课程主题充分利用该类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核,并鼓励其基于课堂艺术教学情境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探索学习,帮助其养成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素养。

 

2、通过小组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及责任担当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学科知识基础的构建,而高中教育则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也就是对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育。在艺术课程的选修模块,教师可以借鉴高校教学中的“项目作业”以及“导师制”,将班级学生分为艺术实践小组,通过音乐剧排演、短视频拍摄等团队艺术创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熟悉小组合作中的个人职责担当、小组分工规划、创意交流、问题发掘及交流等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同时,“导师制”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监管和引导小组作业,对学生艺术创作进行个性化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给了学生足够的艺术创作空间和艺术表达机遇,也可以培养其交流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实践创新以及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

 

3、完善艺术课程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当下的艺术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项较大的缺陷,那就是学习成果评价体制的“单一性”,当下大多数高中艺术课程还是以“学生作品打分”为主要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但是“分数”并不能体现教师对于学生作品更深入地体会和评价,也不能通过建议引导学生发掘自身长处和不足,且分数较低的学生还易产生对自身艺术能力的不自信,这往往会造成学生艺术学习中的兴趣缺失和迷茫感。因此,当下的艺术课程教学创新还需要关注于评价机制的改革。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教师需要丰富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艺术节、舞台剧汇演等活动,将“艺术展示活动”作为艺术课程创作成果的另一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自信,也可以将艺术课堂与艺术社团的建设或是与地方艺术团的义工合作相结合,将多方的实践工作成果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指导记录本、网络作业评价平台等方式表达对学生不同阶段艺术课程学习状况的鼓励和看法以及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基于教师建议培养“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其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艺术教学要紧跟时代潮流和国家教育号召,充分建设坚实的艺术教学团队、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素养培育资源和艺术个性发展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深化发展,为我国培养核心素养健全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福州第四中学. 艺术美·课程美·德育美·文化美——普通高中实施"大美育"的实践探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10):16-18.

[2] 安锦莉. 关于音乐艺术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的改革探索[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8(4).

[3] 朱文学. 艺术高中审美教育的特色创新[J]. 基础教育参考, 2017(6):73-74.

[4] 陈林, 张晓辉, 张素倩. 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应用实践[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 2018.

[5] 贾露星. 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研究[D]. 河南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