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应对技巧
张颖筝
[摘要]
本文通过高中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案例,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有课业压力大、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对后进生的忽视等原因,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教师如何应对与改变这些学生阐述一些自身体会。
[关键词]
逆反 环境 关注 心灵 爱
(正文)
在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相信都曾遇到过喜欢和教师“对着干”的学生。教师越是反复强调的学习任务,他们越是当成耳边风,而和学习无关的东西,他们却能投入很大的热情。有的时候,他们明明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但就是不愿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我曾在担任高三班主任时接手过这样一个孩子:由于高一高二以来所有的课都没有认真听过,所以成绩一直处于年级垫底。在向前任班主任咨询了有关于孩子的相关情况后,我决定去做一次家访进行深入了解。
还记得那天的家访安排在晚上,孩子家比较偏远,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早早地就在下车站等着我。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阳光、亲切的男孩,完全不能把他和“每天来学校也不学习”这个评价联系在一起。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他坦承自己高一高二以来从没有认真听过课,当我小心翼翼地问他原因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我吃惊,他说:“我来自一个很破的公办初中,要不是名额分配政策,我的中考分和这个学校的录取线差了很远,摸底考的时候我就知道和班里同学有很大差距,刚上高中那会儿我也想要好好学习,但是每次我去问老师问题时,他们都不太爱搭理我,后来我觉得自己做了再多也是不会的,索性就不做了。高二下基本上知识点都学完了,上课无非就是讲作业上的习题,我又都没做过,自然都不听了。”他还说,“我特别讨厌有些老师,只喜欢那些成绩好学生,所以我每天来上学就把心思放在和他们对着干上。”
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听到自己的学生说些句话都会非常的生气吧,这些“不听话”的学生,之所以会和教师“对着干”,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在查阅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并且结合自身的班主任经历,我发现高中生产生叛逆心理的最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1、学习压力大。当学生课业负担过于沉重,他们往往无法达成老师设定的目标,加上家长急切的望子成龙的心情,便使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直接放弃的心理。
2、缺乏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一些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如果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就会觉得无味,从而使自己兴趣始终不能被激活。越学不会就越不想学习,恶性循环后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最终放弃学习。
3、教师对后进生的忽视。很多教师常常会把目光放在好学生身上,然后尽力去提高中等成绩的学生,但是对于后进生,特别是那些喜欢整天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教师便不会重视他们在学业中遇到的真正困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而本案例中的男孩正是学业负担过重,意志力相对较薄弱,而平时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才会使成绩飞快下滑的。
于是,我决定每天放学把他叫来办公室一对一为他辅导。在辅导中我慢慢发现:孩子反应很快,逻辑思维清晰,并且遇到相似的题目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这种思维品质完全不亚于他所认为的那些“来自民办初中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边辅导边鼓励,孩子已经能把注意力慢慢放回到日常学习中了,毫无疑问,他的成绩也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高考前最后自主复习的几天,男孩为了防止自己在家管不住自己,更是主动申请每天来办公室“常驻”,看到他为理想认真努力的身影,我也被他的改变深深感动。
其实,每个学生由于他们所处的坏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他们的心理矛盾是十分复杂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掌握每个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 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记得实习时带教师傅对我说:更多的时候,你必须比他们的家长更加关心了解他们的孩子,才有资格去评论、教导这个孩子。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要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它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对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掌握。
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他们的体力、智力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存在差别的,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这种差别也不可能消除。这个时期是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突变时期,不定型、可塑性大是其心理发展的突出特征。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从一切角度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增强在教学中合理准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和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学会解读不同学生的心灵密码,掌握教育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不要把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用教师的行为和语言艺术的力量去培养他们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智力,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先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然后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宽广的胸怀。当一个学生失去自信时,我们不能先想着怎么去责备他,而应帮助他回顾过去的成功,告诉他:“你曾经如此成功,只要你继续坚持,接下来一定会更出色。”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是先进行批评,而是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写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缓解他们的逆反心理。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曾经说过: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坏境加以改变,控制坏境因素可以改造人的行为。每一个教师都渴望拥有一个积极、有序、和谐的课堂环境,那究竟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氛围呢?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库宁给出了很好的解答: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同时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予关注。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受到关注,有些学生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关注,我曾经听到学生说“老师一个学期都没有看过我一眼。”我想这样的孩子是可悲的,而一个学期都不能保证真正关注过每个孩子的教师是更加可悲的。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冰心的这句话在后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时刻提醒着我:要相信学生本性向善,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更有其值得被关注的一面。也许一些学生在有的老师眼中由于成绩不理想被自动定义为“差生”,但是我们却没第一时间发现他们在其他方面,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过人之处。所以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受关注的权利。不少老师会在公开课时候只叫一些成绩突出的学生,其实这样给成绩暂时不够理想的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很大的。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的内心,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已经被老师贴了标签。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留给更多孩子一起讨论回答,这样他们就会有被重视的感觉。我们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表扬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这样他们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哲学家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颗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可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过程。教师要想把阳光散布到学生的心中,自己心里就必须先有一轮阳光。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让反思成为习惯,注重自我修养,自我调控,摸透学生的心理,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一项用心的事业,没有心的投入,便很难有真正有效的引导。正如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所以教师需要做得就是把爱化为丝丝春雨,让我们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孩子成长的细节,感动心灵的教育往往从细节开始,爱心、智慧、耐心才能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无数的老师用他们的身传言教影响了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当自己走上一方讲台时,应该怎样去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随着教师生涯的延续,我也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和我的老师们一样,担负起教育所蕴含的真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