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历史
以历史解释为旨归的《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以历史解释为旨归的《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上海市徐汇中学  周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即为“历史解释”。此后学术界针对“历史解释”的概念梳理、目标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1]从中学历史教育的角度来看,历史解释体现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两次鸦片战争》一课的三个子目中分别叙述了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战后部分先进国人的反思,其中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解释具有合理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从教科书内容出发,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提升本课在历史解释素养教学中的意义。

一、探源:从中英方的不平等说起

《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处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一课,从本单元开始,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史时期。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事件,是近代化的西方对固守天朝体制的中国的侵略。近代中英之间的接触可以再向前追溯半个世纪。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不远万里来给乾隆皇帝祝寿,在提出通商要求时遭到拒绝。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继续提出通商请求,当时在位的嘉庆皇帝依然拒绝。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第一监督律劳卑向时任两广总督卢坤投递文件,被以文件为与天朝平行的款式而拒绝。1838年,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向时任两广总督邓廷桢投递了一份无“禀”字的文书,被原封掷还。

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英方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打开中国国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则是英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洗礼,生产力的变革使其亟需更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和更廉价的原材料产地。然而,这一时期英国在与中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1781年至1790年,在中国销往英国的商品中,仅茶叶一项就达9600万元。而1781年至1793年,英国销往中国的全国工业产品只有1600万元。[2]正当贸易难以获利,工业产品无法打开中国市场,英方寄希望于替代品——鸦片。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鸦片给中国带来的恶劣影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下列表格:

19世纪我国白银外流数量表[3]

年份

白银外流量(银元)

道光十一(1831)

6 843 873

道光十二(1832)

6 416 053

道光十三(1833)

9 583 025

道光十四(1834)

6 977 170

道光十五(1835)

7 457 796

道光十六(1836)

15 862 220

道光十七(1837)

15 413 541

道光十八(1838)

13 877 144

道光十九(1839)

2 189 829

结合表格指出自19世纪30年代起中国每年因为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量不断增加,继而引导学生思考白银大量外流有怎样的负面影响及鸦片走私的诸多危害。

通过对文字材料和数据表格的解读,学生能够从纵深的历史时期内思考中西方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即在天朝体制下中方拒绝英方通商的请求,同时在外交礼仪上拒绝予以平等的地位,中英双方的不平等最终由战争打破。

二、剧变:从不平等到不平等的转换

相对于人教版、人民版、华师大版、岳麓版等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统编版教科书在内容上有所调整,将两次鸦片战争归于同一课之中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对教师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提出了挑战。因此,教师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是备课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局势及战后中国如何艰难开始与世界大势并轨之路固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性问题,但战争的过程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笔者将地图与时间轴结合起来,整理出鸦片战争主要战役及战损表,借此梳理鸦片战争的过程。但是,叙述战争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在于强调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关系及战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社会剧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出让了领土主权、通商自主权、关税自主权等权利。然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并没有完全满足西方列强的需要。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4]战争目的的相似性使得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被视作鸦片战争的延续。追本溯源,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国家以外交方式提出通商请求时,中方拒绝为其提供平等的地位。而在鸦片战争后,不平等的双方发生了位置转换。蒋廷黻先生曾经写道:“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5]强调从不平等到不平等的位置转换,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战争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在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释做铺垫。

三、反思:从艰难的并轨之路开始

历史研究是关于过去的讨论,而非定论。如果仅以教科书为依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的将是凝固的历史,这就导致学生只能从某一个角度解释历史,并形成惯性,在以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会对呈现在面前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思辨性的探究。不同的文字史料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认知,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展示多元的历史镜像,就需借助不同的文字史料。

关于近代部分先进国人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大势的反思,笔者对教科书中提及的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的思想进行梳理。早在虎门销烟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 李侃:《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8页

[3] 林满红:《银钱: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2页

[4] 李侃:《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2

[5]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