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文本解读
——以《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为例
【摘要】历史教学过程就是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布设多样化学习活动,进而促使师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对文本进行分析、解剖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对本体知识的把握更为精准,学科核心素养自然而然得到提升。要想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核心区域,应从教材本身特性出发,进行多维引导。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本解读;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是历史教材中过多的文本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究新课标,根据教学重难点,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细节解读与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使历史专题学习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能契合如今所提倡的“大单元教学”。通过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把握核心,引导学生在习得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培养起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统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统编历史教材的文本解读
(一)落实对单元的文本解读,进行时空定位
初中统编新教材坚持唯物史观,以时序为基本框架,精选史实,按通史体例编纂。除常规叙史外,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功能性栏目,比如说“单元导语”部分,其包含了这一单元的主要历史内容和学习要求,对于没有接触过这段历史的学生来说有极强的引导总览之效,所以不妨借用单元导语来进行文本解读。《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这课位于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倒数第二课,据“单元导语”所载,这一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领域出现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呈现从并立到统一的趋势。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大范围内交融”,所以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要着重体现民族关系在哪些范围内呈现交融趋势,此交融趋势在都市和文化发展中又映射出什么样的特点,甚至要与此前时代做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具体体现。
“单元导语”中继续指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这一单元所作的说明:“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对应到《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本课的内容为社会经济与文学艺术成果的展现,并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变化的原因。在教学中,比起平铺直叙地介绍这一时期经济、文化情况,教师可以先呈现社会领域的变化,再立足单元教学,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社会变化的原因,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
(二)落实对本课的文本解读,进行因果联系
通常来说,历史教材中出现的标题有三类,主题标题、课标题和课文中的子目标题。子目标题往往言简意赅,多以历史名词来呈现这一子目的内容。虽看起来简要易懂,实则有的标题涵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第一种情况当子目标题中出现形容词来提炼某一领域的特点,如“繁华的都市生活”“发达的中外交通”,或出现动词“建立”“强化”“应用”来强调某一政策或发明的影响。第二种情况则是子目与子目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需要通过我们的文本解读将其挖掘出来,甚至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这样的逻辑联系去认识和解释历史。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包含三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分别指向“都市”“文化”与“史学”,既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是都市生活繁华的基础,市民的文化需求是文化繁华的内在动力,文化繁华是人民生活繁华的体现。
在把握了对文本的整体解读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关注如何通过研读细节来找到认识历史的路径并突破重难点。比如第一子目中提及“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市民阶层”这一群体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古代史以来第一次遇到的专业名词,其和“农民阶层”相比有何差别?为什么北宋时期会出现市民阶层?城市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之间又存在何种联系?实际上,“市民”的基本含义为城市居民,在封建社会,市民只占总人口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比例逐渐超过农业人口,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所以,城市的发展繁荣离不开这样体量庞大的群体的推动作用,同时出现了反映市民阶层情感思想、为市民阶层提供文化服务的娱乐消遣性文学形态。
第一子目中还提到了元杂剧南下的传播路径,即“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元统一后,为便于江南财物运送至北方的大都,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凿人工运河,使江南的财富由杭州转漕运可直抵大都。元代运河的开凿使得宋金以来淤积而阻隔的南北航道重新沟通,北方杂剧的南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这说明文化的传播同政权的统一与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其中还蕴含着民族政权对立的政治状况与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的时代特征。
第二子目的表层信息是在介绍新的文学体裁,深层信息则是体现文学的历史性。教科书指出“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段内容首先点明了诗词的社会功能,放置在历史教学中即“文学艺术作品的证史价值”,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深入当时社会、了解社会心声和词人的社会责任。为什么辛弃疾与苏轼的词作中经常能看到“报国情怀”?“继承”一词有何内涵?同为豪放派词人,他们的作品内容有何不同点?苏轼报国无门是由于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他屡遭贬谪、仕途受挫,而辛弃疾因为出生在被异族长期蹂虐的北方,所以有着比其它文人更加强烈的忧国忧民、收复河山的爱国之志。但是当时的朝廷却在战、和之间游移,朝廷被主和派占据,苟安政策成为当时的政治趋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分析两位词人的作品,通过比较不同不仅可以反映北宋的政治状况,还能一窥两宋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与和,和单元主题相呼应。
二、就文本解读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整合单元,厘清线索,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理解教材中整个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各课之间的联系,大胆合理得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以一条主线进行一个全局和整体的设计,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具体现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此课的主题是宋元都市和文化,三个子目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编排较杂乱,子目设置更偏向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缺乏逻辑关系。因此要打破教材的束缚,结合本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代特征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梳理课本内容,挖掘都市生活的繁荣和文化艺术成就背后所隐含的历史信息。作为理解本课的基础,前面所学的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情况都和本课的城市繁荣、市民生活的丰富、文化的多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将本课的主旨确立为:宋元时期的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提供了客观条件。都市生活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推动着文学艺术的兴起和演变,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据此,通过引导学生对时人记载、诗词画作、地图表格等不同类型史料的解读,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荣和文化艺术成就的内涵与特征,体会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共同进步,进而领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聚焦,主线更突出,课本内容重构后如下:
以画绘史——繁荣的都市
以文叙史——家国的情怀
以曲奏史——世俗的回响
以史证史——治史的态度
这样的设计,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填补“留白”,打通关节,逻辑清晰,有利于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全面认识;第二,结构分层提升,是基于课本内容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度思考,让学生对宋元都市文化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有整体的认识。这种做法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分层突破,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将落脚点置于多视角认识历史、学习历史之上,将历史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意识。
(二)建构联系,深化体验,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任何历史现象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知其然 ,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寻求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因果联系中认识历史发展的层次结构,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既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所以本课在设计上尝试用“文学形式的证史价值”来串联整体内容。既突出了“市民阶层”对世俗文化的推动作用,也更容易帮助初中生融情于史,理解都市生活的繁荣和文化艺术成就所折射的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比如第一部分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重现北宋都城开封的景象,展现《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场景,通过提问和引导,以小见大,更细致地展现都市生活的繁华。第二部分通过探究同为豪放派的苏轼与辛弃疾的词风心境的不同,和李清照诗词前后内容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宋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可以是历史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结合他们的遭遇感受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的反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史料抓取,拓宽解读,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该学科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学习方法,最大限度获得认知上的提升。”[1]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尤其要从史料资源中进行知识挖掘探索。我们的教材文本中本身就包含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元素,插图、史料、文字这些都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给学生思维带来触动。作为文本信息的补充和解释,史料往往被学生忽视。史料的价值是巨大的,对学习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如何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需要教师积极思考。
本课则充分运用《清明上河图》这一图像史料,通过对其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探究和赏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身置北宋都城东京,展现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时代风貌。同时,在赏析过程中提出如下探究性问题:“①《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你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出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②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③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何不同?他们出行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对于历史有了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进而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综上,本课通过对比探究的方法,以“文学形式的证史价值”为视角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本课需要改进与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学习材料补充不足的情况下,部分提问的指向性和引导性还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在思考诗词中的情感变化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时略显吃力,之后的教学会适当补充一些有关人物背景的资料,基于人物特点再设计提问。二是在于词曲映史这块,可能过于将宋词元曲的特点割裂开,给学生一种宋词高雅,体现家国情怀,元曲相对通俗,反映大众选择的感觉,但其实这些特点,两者兼有之,皆是时代的选择,所以没有很好地突显出不同时代的延续性,之后的教学会尝试将词曲融合起来进行解读,突出文化的雅俗共赏性。三是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不浓烈、课堂生成欠理想,“学而有疑”表现得不充分,之后的教学会多设计些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学生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拓展性。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