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天,疫情又一次给我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孩子和家长们无奈地宅家等待生活的正常运转。在这段特殊时期,为了更好地指导家长居家期间“高质量”陪伴孩子,我们幼儿园“停课不停研”,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围绕课程转型、科学育儿、线上研修等工作,持续推进各类教研和培训活动。
一、立足儿童视角,重构教研内容
(一)在疫情宅家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和家长经历了什么?
生活因疫情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突如其来的停学、居住地的封控等,给家长、幼儿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紧张和困难,我们通过家长问卷的方式去了解她们面临的问题,尝试把家长在居家育儿指导中的困难与需求,转化成我们的教研内容之一。根据调查结果,呈现的主要问题有:
问题一:孩子生活作息混乱,家长面对孩子“早上不醒、晚上不睡”的情况不知所措。
问题二:孩子宅家无所事事,缺少了多样的活动,每天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对家长的提醒“充耳不闻”,影响生长发育。
问题三:幼儿园虽有线上育儿内容,但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引导才能实施,家长在居家忙碌办公的同时要照顾幼儿的就餐、运动、学习等,感到力不从心。
(二)在疫情宅家的背景下,我们的课程该如何转型?
宅家后,幼儿生活面临很大的变化,原来每天亲密的线下交往转为隔着屏幕的有限沟通,和同伴一起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变为伴随父母的居家办公,活动范围小了,互动方式少了,孩子们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复杂的感受与困惑,我们要思考:
生成课程的研发:疫情期间面对身边的种种变化,孩子们会产生许多的话题与想法,我们要思考如何把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幼儿感到疑惑的现象等纳入我们的课程,让教学活动跟随幼儿的需求,让课程更贴合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
基础课程的转型:没有了老师的陪伴、指导,基础课程将通过何种途径落地?如何让我们的课程内容适合线上互动?面对隔着屏幕的孩子们,我该做些什么?我们该有哪些举措来保障孩子的居家持续发展?基础课程要如何“华丽转型”?我们要保持敏锐的课程意识,让课程实施更有温度。
生活课程的拓展:在这个特殊时期,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正是教育的契机,我们该如何把握“生活教育”的价值,利用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开展教育活动?如何通过家园合作,让孩子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加深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
我们的线上教研内容就是基于以上现状与思考而进行的,力求给予家长、孩子多一点关怀与帮助,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孩子居家持续发展
二、坚守课程愿景,创生课程内容
(一)链接疫情防控,拓展生活课程
基于儿童视角,我们从“生活小达人、疫起来防护、健康慧生活、感恩拥有你”等方面链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和发展需要,生发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
1.生活小达人
疫情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段特殊的记忆,生活方式和以往有了许多不同,例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距离……我们需“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从面对病毒该做什么?口罩为什么能挡住细菌?洗手真的有用吗?打喷嚏该怎么办?我在家里很无聊怎么办?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生发诸如《口罩的秘密》《你会洗手吗》《打喷嚏》《我的作息我安排》等主题或项目活动,通过观看视频、话题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面对疫情勇敢应对,并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的憧憬。
2.疫起来防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探究目标3提到:“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我们从“病毒的故事”说起,比如病毒是什么?病毒是什么样的?它从哪里来?它怎么传播?感染病毒后有什么危害?等方面开展活动,生成诸如《不把病毒带回家》《野生动物的秘密》《病毒星球》活动,在探究、讨论与互动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病毒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引发孩子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野生动物及微生物世界的好奇与关注,增长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从而懂得敬畏自然,关爱生命。
3.健康慧生活
孩子对于疫情造成的生活变化深有感触与体验:“为什么不能出门?为什么不能到幼儿园和小伙伴在一起?为什么我们要做那么多次核酸?”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外面有很多病毒,出去就会生病。”或一味地说“不可以”,而是尝试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解释周围发生的封控事件,了解疫情时我们所应该遵守的公共规则,生成了《做核酸我不怕》《安全距离我知道》等活动,让孩子建立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并获得成长。
4.感恩拥有你
疫情期间,让幼儿感受关心和尊重他人,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难得的契机。我们从“感恩拥有你”这一角度出发,比如身边抗击疫情的爱的行动、了不起的医护人员、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等等,生成《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逆行者你好》《我要说声谢谢你》等活动,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中各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从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件和实例中,引导孩子感受“齐心协力”的生动诠释,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奉献,学会自我约束,萌发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宛南生成的《“疫”起健康,生活微课程》。
我园在《“疫”起健康,生活微课程》推进中,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次关于个人生活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的对话,将生态文明根植于心,落实于行。
(二)关注整体发展,调适基础课程
停课后幼儿白天要在家做什么呢?幼儿园的基础课程要在此期间戛然而止吗?宛南的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和各年级组的老师们根据现在的主题进程,对课程实施内容和途径进行了调整。
1.每周推文多元化
提前一周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内化,分为“疫情小讲堂”、“健康加油站”、“生活小达人”、“亲子乐淘淘”、“乐学智慧星”五个版块进行内容推送。
(1)疫情小讲堂:用通俗易懂的图文让幼儿了解核酸检测的知识,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等内容,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提供家长在疫情期间缓解幼儿心情焦虑的方法,获得育儿知识。
(2)健康加油站:良好的营养能有效保障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作用,增强抵抗病毒的感染能力。我们提供每周健康食谱,帮助家长运用常见食材进行花式搭配,为孩子的居家科学饮食提供建议。
(3)生活小达人:为幼儿提供健康的生活作息,根据各年龄段的生活发展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生活活动内容,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亲子乐淘淘:亲子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宅家期间,这个版块将提供各类室内运动游戏,不仅确保孩子的活动量,还能锻炼幼儿的体能,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5)乐学智慧星:孩子的一日活动需要合理安排,动静交替。“共读好时光”、“玩转智慧星”、“音乐嗨翻天”、“动手小制作”、“科学实验室”等五个栏目分别指向幼儿多元领域的发展,并且融合了宛南生活教育的特色活动,供家长选择使用。
2.家园携手共参与
疫情停课后的主题活动,我们将延伸主题线索,同时利用居家的契机,家园有效协同才能将正在进行的主题课程在居家期间延续下去。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们结合当前主题展开了系列的研讨。例如: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即将升入小学,小学里是什么样的?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成为小学生要做什么准备呢?
疫情宅家的《我要上小学》主题通过家园协同全参与的方式,帮助幼儿在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做好准备。
(1)老师这么做
考虑到小朋友们因疫情居家生活,我们将主要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相关活动,主要有:
活动一:话语解读小调查。幼儿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对于小学的问题,为“云上采访”做好充足的准备。
活动二:云上采访小学生。邀请家中的小学生哥哥姐姐参与线上互动,分享小学生的一天,介绍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用品,幼儿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并通过绘画、前书写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每日作息计划表。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梳理每天要做的事情,制定疫情宅家的作息计划表,尝试通过画钟面、写数字等方式记录时间,用自定的方式评价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
活动四:线上交流分享会。老师每周组织线上分享,帮助幼儿通过小学生讲堂、同伴交流等方式进行互动,便于幼儿相互学习,从而更好的安排好自己的居家生活。
(2)家长可以做
结合主题的深入开展,家长们在了解线上活动的同时,关注幼儿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阅读一刻:每天拥有和幼儿一起的阅读时间,鼓励幼儿独立阅读绘本故事,用“画语”记录下自己的的阅读感受,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前书写能力。
整理一刻:宅家期间成为家人的小助手,让幼儿尝试自己收纳整理、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睡前一刻:入睡前和孩子聊一聊当天的活动,参与孩子每日作息计划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3.萌娃云上见面会
每天通过云上见面会,落实幼儿园基础课程和园本课程的内容,运用市级平台的资源提供适合不同年段幼儿开展的宅家活动。各班定期分批组织幼儿开展萌娃见面会等活动,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满足幼儿社会交往的需求。
三、创新教研模式,突破教研时空
在防控疫情期间,我园及时调整教研机制,利用网络开展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的线上交流研修系列活动,确保老师有计划、高质量地开展线上研修活动。
(一)全时空学习
1.开设教研直播间
运用腾讯会议软件,通过直播方式有序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包括园区教研、年级组教研、年级组课程会议等,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推进。继续开展骨干教师、班组长沙龙、职初教师的分层培训,骨干教师围绕幼小衔接、班组长围绕疫情期间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家园共育、职初组围绕教育教学基本功打磨进行多项内容、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同时邀请名师在线讲座,将教育新动向、教育新理念通过教研直播间与教师共享。
2.建立教研资源库
根据教研主题和教师需求,教研资源库提供宅家精选书单,让好书陪伴教师、宅家“充充电”,休整再出发。
充分借助于上海托幼、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徐汇区学前课程教学研修部教研中心、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等公众号定期推出的优质资源,全方位传递有品质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
3.设置教研问题吧
教研互动中,老师们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畅所欲言,围绕宅家育儿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分享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帮助组长完善宅家课程方案,明确现阶段居家生活中适宜家园共育的活动内容。疫情初期,有的老师提出在和孩子云上见面聊天的时候,缺少互动回应的技巧和方法。教研部就预约了园内擅长师幼互动的老师,请大家进入“教研问题吧”学习、讨论,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跨时空的教研活动,有效利用了线上教研室灵活、便捷的特点,做到“错时”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困惑。
(二)全过程参与
为了保证研讨质量,每次教研活动提前发布任务单、教研中常设互动平台、教研后分享留言,保障每位教师的全过程参与。
教研组长事先制定了详细的线上研讨计划,并提前在微信群发布了活动预告。教研组成员们围绕研讨计划,结合班级主题和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预设了各自的活动内容,并在组长的指导下进行了调整完善,做好了发言准备。
线上研讨中,由教研组长组织各年段教师开展研讨,教师们分享交流,从疫情防控、主题经验、季节特点、身心健康等角度,设计符合各年段幼儿的亲子活动,积极踊跃谈想法,深入思考亮观点,在积极的交流与碰撞中梳理了许多有效策略。教研活动后,教师针对研讨主题各抒己见,在留言区中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完成后续的课程制作与上报。
(三)全方位分享
我们利用“问卷星”进行了所有家庭的宅家现状调查,需求分析后我们明确线上教研需要系统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并结合特殊家庭、幼儿的差异性,用专业的行动,推进系列“宅家生活、童样精彩”线上内容,支持教师、家长解决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以此开启家庭每天的健康快乐生活。
四、教研反思
生活即教育,疫情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此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研,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丰富了我园的线上课程内容,帮助教师追随当下调整课程,依托生活开展活动,提升了线上互动能力,形成了线上科学育儿指导的策略;帮助幼儿线上沟通互动,拓展了交往空间;帮助家长通过主题式的育儿讲座、菜单式的育儿指导、自主式的育儿沙龙,获取更具针对性、自主性、开放性的育儿妙招,使每位幼儿宅家的日子不孤单,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过去后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