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巧用绘本,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用案例

巧用绘本,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用案例

上海市徐汇中学   王磊

一、背景说明

作为青少年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在中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中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课堂、班级和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

因此,《初中生心理健康自主手册》中,设置了《师生面对面》这一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和主动沟通的意识。为了达成“能够换位思考”这一教学目标,在最初的备课过程中,我采用了角色扮演这一方法。学生的课堂反应差强人意,很多学生说出了很多剧本中学生的心声,在班级里引起阵阵共鸣;但是轮到大家说剧本中老师心声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却多数流于表面,有些学生甚至对此没有什么感受。

这样的现象不禁让我思考,角色扮演真的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的作用吗?应该如何调整课堂设置,来帮助我们达成教学目标呢?在寻找相关素材的过程中,我在心理资源库中发现了一本名为《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的绘本,绘本故事生动有趣,内容正是探讨师生关系的,因此,我决定放在《师生面对面》这一课中使用,看看是否能够提升课堂效果。

二、资源分析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是一本让人忍俊不禁又若有所思的绘本故事书。如同大部分的老师一样,故事中的尼尔森老师在最初走到孩子们面前时,也设计了自己的形象:她温柔和蔼,有一箩筐的耐心和一车皮的爱。可是事与愿违,这样的形象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拥护和爱戴,207教室的孩子们变成了整个学校里表现最差的一群学生。相信尼尔森老师一定失望透了,她原本的理想恐怕是要和学生们成为朋友的,但是事实证明只有满盈盈的爱并不能成就她的好老师梦。

局面已经积重难返,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倒重来,于是,严厉得让人有点害怕的斯旺普老师横空出世。斯旺普老师留着如利剑一般的长指甲,孩子们甚至都不用看她的脸,这双手就足以让人如芒在背、噤若寒蝉!孩子们太希望尼尔森老师能回来了,所以,他们找到了麦克斯莫格警探来帮忙。通过塑造斯旺普老师这一完全颠覆性的身份,尼尔森老师最终收复失地,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这是一场值得赞扬的胜利吗?绘本故事的作者也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读者。有趣的是,故事的结尾,麦克斯莫格警探第二次接到了孩子们的报案,寻找不见了的斯旺普老师。这只能说明,重新回归的温柔的尼尔森老师依然不是孩子们最想要的。那么,为什么尼尔森老师要在两种角色之间来回转换呢?孩子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老师呢?这样的问题应该也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的吧。

三、过程与方法

1、导入部分

本节课最初导入部分的问题设置为:你喜欢怎样的老师?不喜欢怎样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说出了很多的形容词,我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题过于发散,不利于后续内容的展开。

受到绘本《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的启发,我决定将切入点变小,把讨论维度定在“温柔vs.严厉”这一维度上,因此将导入部分的问题设置为:你喜欢温柔的老师还是严厉的老师?理由是什么?相比于最初的设置,这样的问题更为聚焦,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绘本阅读、角色扮演做好铺垫。

2、环节顺序的设置

在导入部分的提问结束之后,应该将绘本阅读设置在下面的哪个环节就变成了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的阅读紧随导入问题之后,在冲突情境的角色扮演之前;第二种,阅读放在角色扮演之后。

几次试讲之后,我发现采用第一种设置方式时,学生在角色表演环节的发挥非常克制,表演的效果不如使用绘本之前,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最终决定使用第二种设置方式。

3、绘本阅读部分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绘本的呈现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鉴于初中生对于图画特别感兴趣,我将《尼尔森老师不见了》这一绘本故事的图文做在PPT中,让这一故事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绘本的阅读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在最初的课堂设置中,我使用的是教师自己朗读的方式;为了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我在后几次的试讲中采用了提前请学生为绘本故事配音,课上播放的方式,这样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1、聚精会神,专心阅读

在绘本故事的阅读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聚精会神,他们对有趣的配图感兴趣,对故事本身感兴趣。在故事中的一些转折点部分,他们会认真地去猜测故事的后续发展。

2、代入其中,感其所感

阅读结束之后,请学生回答“温柔的尼尔森老师为什么会变成严厉的斯旺普老师”时,他们说出了“老师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之前太温柔,学生都不听话,导致课堂效果很差”、“尼尔森老师非常无奈,她其实也不想改变的”、“尼尔森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啊”等等类似的回答。不难发现,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代入其中,他们变身尼尔森老师,感悟老师的情感变化,这不正是教学目标中提到的“换位思考”吗?

3、受到启发,换位思考

再返回到之前角色扮演的故事中,请学生说说老师当时的感受时,他们说出了“老师应该有生气,但是更多的是伤心吧”、“老师也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吧,感觉她很纠结”、“如果我是老师,可能要急哭了”、“哎,做老师也挺不容易的”等等回答。相比于最初的课堂设置(学生的回答多数流于表面,有些学生甚至对此没有什么感受),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们受到绘本故事的启发,站到冲突情境中老师的角度来思考,真正做到了换位思考。

4、意犹未尽,主动交流

    这节课结束之后,很多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他们跑过来围着我,一个学生说到:“老师,你知道吗,我本来的愿望就是以后做一名教师,但是上了今天这节课,我感觉做老师真的好难啊!”另一位同学说:“老师,我们班主任也姓倪,所以刚才我们都觉得那个故事是在说倪老师,哈哈。”旁边一位同学补充:“所以以后不要老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让倪老师生气啦,倪老师真的操碎了心!”学生这样的反应让我甚感欣慰,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感动。

(二)反思建议

1、绘本拆分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这一绘本故事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涉及到了几次转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使用的是让学生一次全部阅读完的方法,这确实引起了他们非常多的思考,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反馈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有时候会产生几个想法缠绕在一起的情况,这也会阻碍进一步的深度思考。因此,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对这一绘本故事进行拆分,逐步呈现,整节课围绕这一故事展开,层层递进,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2、绘本改编

鉴于学生课后反馈带来的启发,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对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改编,设置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这样的方式可能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对于预初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暂时从自身的情绪中跳脱出来,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中,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因此,在心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运用绘本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