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抓住关键点,促学生成长 ——全员导师制德育案例分析

抓住关键点,促学生成长

——全员导师制德育案例分析

 

摘要:高二的一名学生在新学期初总是以“不会做”的理由缺交作业。为充分发挥“全员导师制”的导师作用,我抓住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控力低”两个关键问题,通过有效家校沟通、建立良师益友师生关系、建构良好伙伴关系等措施,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与发展,加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全员导师制   德育教育   辅导

一、 案例背景

在去年9月,我接手了这一届高二的两个生物等级考班。由于是高二中途接班,许多学生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同时,学校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推行了“全员导师制”,要求“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于是,在高二接手这两个班级时,共有5位学生选择我作为他们的导师。全员导师制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关怀与支持,因此作为导师,我需要帮助这5位学生个性化地制定学习计划、解决学习困难,提供学业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并且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全面的发展,提高综合素养。

二、 案例介绍

(一) 学生总是缺交作业

我的5位学生中有一位男生小林(化名),在学期初就经常性缺交作业。起初我催促补交作业时,他会非常潦草地补交一份“全对”的作业,并且在我多次催交后,经常在学校里躲着我走。我向他了解情况,他以“不太会做,所以没做完”的理由回答,于是我建议他先尽力完成,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来找我,我给他讲解答疑,他答应了。但是很快我发现,他口头的答应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上,作业依旧缺交,也一直没有来找过我。

(二) 练习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虑到刚刚担任小林的任课老师和导师,他对我比较陌生,缺乏信任也有较强的距离感,我决定先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了解小林的情况。首先我当面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得知这个男生不止是生物作业总是缺交,语文、英语、化学等各科作业也总是缺交。但他平时的数学成绩特别好,因此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但由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成绩上很明显存在偏科,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的成绩与他突出的数学成绩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据各科老师反映,他比较明显的学习问题是“懒惰”,“他总是不愿意花时间去背哪怕最基础的概念”。

(三) 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其他情况

为了解小林的亲子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我与小林的家长进行了联系。从孩子的母亲口中我得知,小林的学习自控力差,在家的时间几乎完全不能完成作业,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看视频,哪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依然管不住自己;同时还特别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不仅积极响应同学邀请出去玩耍的“号召”,而且总是“乐观”地相信其他同学也没有完成作业。但在和他母亲的沟通过程中,我也发现,他的母亲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焦虑,非常想精细地控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收效甚微,孩子抗拒和家长沟通,经常用“学不会”、“题目都做不来”等话语敷衍,导致家长更强的焦虑情绪。

三、 案例分析

(一) 原因分析

对小林一开始在生物等学科上表现出的自信心缺乏、害怕困难等问题,我的判断是他在这些学科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偏低。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工作或事情而进行的自我推断,是一种自我信念[1]。而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作用,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如通过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耐力和归因和学习情绪等方面影响学习成绩[2]。小林由于基础薄弱,在新课学习中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主观判断上否定了自己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可能[3]。而习惯性否定自己,使得小林面对困难容易放弃,又影响自身对学习行为的调控,形成恶性循环。

而通过与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我发现,小林同学的学习自控力比较低。学习自控力是学生通过调节自身行为,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中,从而保证学习目标实现的过程[4]。学习自控力包含自控感、自控倾向、自控策略三个维度[5]。通过对三个维度的逐一分析,我发现小林的主要问题在于自控倾向比较低,同时缺乏自控策略。因此小林很难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不能采取有效的求助策略,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没有积极主动地寻求外界帮助,且在抵抗外界环境干扰和根据学习结果反馈对学习采取补救措施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弱。

(二) 解决措施分析

1.保持有效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确定的导师两大基本职责之一,真诚、科学的家校沟通建立指导支持、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是筑牢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社会支持之基[5]小林是我刚接触的学生,师生双方对彼此都缺乏了解,因此我不能武断地对学生缺交作业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也不能采取强硬手段催促学生补交作业,而应当与班主任和家长保持有效沟通。有效的沟通不是“告状”,不是把问题丢给家长,而是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环境和个性特点,一方面为后续的措施选择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通过给予家长科学、适当的建议,尽可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避免家长在过高的预期和焦虑情绪下产生过激的言行,对问题解决和学生成长起到负面作用。

2. 建立良师益友师生关系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将建立良师益友师生关系作为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之一,导师需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和情感联结,为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5]。因此,在对小林开展指导时,我不能以教师的权威高高在上地提出学习要求,而需要投入充分的倾听,以尊重平等、富有同理心的态度与小林一同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入小林的内心,及时、顺利地进行指导

3.科学方法指导问题解决

在对小林的学习问题进行判断时,我不能仅凭经验和直觉,而需要运用专业的力量。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聚焦了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控力这两个关键要素,参考边玉芳博士(2003)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3]和谢薇修订的《学习自控力量表》[7]等有效的测量工具,可以科学地设计出与学生对话时的讨论问题和要点,更科学、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避免主观臆断和误解。而基于科学、准确的判断,可以制定适合小林的个性化策略,针对的具体情况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解决问题。

4.开展全方位、个性化指导

从导师责任上讲,全员导师制也是全方位导师制,导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心理、个性化发展、学科规划、目标规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8]全员导师制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9]

根据小林的特点,我判断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学习自控过程,因此我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以小林为主体、我为主导,协商探讨、共同确定学期总体学习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并共同约定需要遵守的规定。

这样一来,一方面小林计划中的目标和任务有更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更愿意遵守规定,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更强,因此学习问题解决的速度快、效果好;另一方面,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这样的“计划-监督-执行”方案对学习自控力较低的小林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小林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以逐渐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如何坚持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解决学业上的问题,也能提高他的学习自控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5. 通过导师小组建构良好伙伴关系

由于全员导师制中一位教师往往指导多位学生,同一位导师的所有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与导师一起构建更加良好的伙伴关系。组内的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开展积极、健康的团队合作,建立起有效的互助机制,让学生时时感觉到“在思想上有引导”、“在学业上有辅导”、“在心理上有依靠”,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 案例实施

(一) 面对面沟通打破心理坚冰

通过以上分析,我决定通过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让小林建立对我的信任,打破心理上的坚冰,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

我准备好了零食点心,邀请小林到办公室小坐。我首先向他重申了我作为导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随后说:“我是真诚地想要为你提供助力,那么你想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吗?”他明显表现出了软化,表示需要我的帮助,于是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首先他表示自己对学好生物等其他学科其实还是很有信心的,认为只要他努力,一定能超过大多数同学。我马上肯定了他的潜力,随后问他:“那你觉得目前影响你发挥潜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他想了想,惭愧地表示自己过去一年没有在生物等学科上花时间,基础太差,所以许多非常简单的知识点他都不知道,导致自己这个学期想要好好学,却无法良好地吸收新知识,因此挫败感很强,总是哪怕有些问题知道答案,也总是怀疑自己是错的,这样一来也不敢来找我问问题,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干脆就“摆烂了”、“躺平了”。

(二) 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基于以上沟通,我向他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目前他最主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补上之前缺漏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尽快、全面地补上,以最大程度减少对高二新知识学习的干扰;同时解决这一问题最大的障碍是他的学习自控力薄弱。

于是我向他提出建议:制定一个“基础重建工程”学习计划,并由他来主要制定,我可以从旁辅助。经过思考和商议,小林同学首先确定了自己需要“重建”哪几门学科,进一步明确了需要“重建”的章节目标;随后将需要“重建”的任务恰当地划分给每个月和每一周,并且在考虑好平时的新课作业任务量,在不引起负担过重的原则下,给自己制定来了阶梯式的“重建”任务表;接着小林同学提出,自己的“重建工程”需要一些外力的帮助,包括同伴辅导、教师辅导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而这些需求在写进计划的同时,主要由我来负责帮他解决;最后我们共同商议了“重建”任务达标认可标准,每一阶段都定期由我和他共同评价“重建工程”的达标率。

(三)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小林感觉自己有了一些进步,同时通过平时密切的沟通,和我的感情也更亲近。在一次我对他开展阶段性评价时,小林勇敢地表示自己在家学习的自控力和学习效率还是不理想,请我为他提供一些帮助。于是我向他提出了参加学校晚自习的建议,他欣然接受,并主动提出愿意将手机放在家里由家长保管,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学习计划。于是我又和小林的妈妈再次进行了沟通,对我们制定的学习计划和相关措施进行了交流。家长表示支持新的改变和尝试,愿意在其中提供支持和帮助,并更多地相信儿子的努力和坚持。

而后我又找到了他们班的班长小轩(化名),小轩学习自主性强,乐于助人,也是“全员导师制”中与我结对的学生之一。我和小轩约定:每个周末去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喊上小林一起,平时多和小林交流,相互帮助。小轩积极配合,不仅督促小林及时完成学习计划,也经常给小轩答疑解惑,及时解决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总是主动带着小林一起来找我沟通最近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四) 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林基本完成了制定的“基础重建工程”学习目标,在多门学科上有了飞速的进步。到了第二学期中,小林的生物成绩从C进步至B+,化学成绩从B进步至A,学习主动性更强,课堂上回答问题更加自信,再也没有说过“学不会”、“做不来”这样的丧气话。此外,小林的家长对孩子的强制管制行为也显著减少,小林在家里也更愿意与家长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了。

五、 案例反思与感悟

像小林这样的学生,往往有很多不良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习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纠正,因此在指导过程中需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选择抓住“关键点”,找到其中最主要的、对他干扰最大的问题首先解决,让学生感到有的放矢,就不会感觉事情要做的太多、太难,更容易坚持下来。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作为导师,不应横加指责,应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张堃.基于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 霍会霞.高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 张灵聪.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特点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4): 476-479.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EB/OL].2019-06-19[2022-12-1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 content_5401568.htm

[6] 王枫,刘文令.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探索与实践[J].创新人才教育,2023,(01):6-12.

[7] 谢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8] 王欣宇.高中全面导师制模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28):25-28.

[9] 潘蓓蕾.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上海市七宝中学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62-64+61.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16.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