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量身定做:考前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

量身定做:考前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徐汇中学 王愚

一、案例背景

考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学习司空见惯的事然而,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并且部分大型考试如中高考等对学生后续发展的道路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考试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被称为考试焦虑。

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状态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比如本来会做的试题,也与可能出现失误

鉴于此,在期中考试之前,我精心设计了一节考前辅导心理课——《你好,鸭梨君》,通过活动、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焦虑,以及如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树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初尝失败

你好,鸭梨君》这一教学设计以热身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导入教学主题:压力,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平时有哪些压力?压力大的时候有哪些表现?学生进行分享进而介绍压力相关理论以及克服过度焦虑的方法。我想当然地以为整个过程逻辑非常流畅,课堂效果应该还不错。然而在我第一次按照教案试讲的时候,效果极差,发言的学生很少,无论我如何鼓励学生都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即使勉强应答,也说不出什么内容,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沉滞。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告诉我,因为我们没有压力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忽略掉了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一定会产生考试焦虑,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量身定做

课主要围绕认识自我、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升学准备六方面内容进行选题并展开课程设计。在没有统一课程计划和标准的情况下,上哪个内容,怎么上,什么时候上全凭心理老师自己安排。为了提高心理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心理课上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并且能迁移到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心理教师在选题和备课上要慎之又慎,要吃透从教育部到地方相关指导性文件并融入选题中,同时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和相关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合理安排,更需要做到以生为本,结合本学校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冲突

我当时所就职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迁子女,由于户籍问题不能参加上海的中考,因此丧失了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放弃学习。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说,日常考试不痛不痒,也不会产生考试焦虑。第一次试讲的失败就是因为我只考虑了学校学习进程的安排,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后,我迅速调整了教学设计

同样是通过热身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漫画,主要情节为一群人背着十字架负重前行,其中有一个人觉得太重,不断地将背后的十字架锯短锯小来减少负担,然而当走到一个大峡谷时,其余人都用十字架当作桥梁走了过去,而他的十字架短到不足以架到对面,只能停滞不前。这段漫画的寓意在于有时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会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就像压力一样,压力大了状态会差,但是没有压力,就会丧失动力。紧接着我提问学生,你有压力吗?一小部分学生说有,大部分学生说没有,和上一个试讲的班级情况基本一致。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针对没有压力的同学进行辅导,邀请学生分享目前还在校学习的理由、未来想过怎样的生活以及如何如何才能实现,通过寻找各自的学习理由来激发学习动机其次针对有压力的同学,继续采用原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压力,习得克服焦虑的方法同时教案名称也从《鸭梨君,你好》蜕变成了《压力?动力?》修改后的设计内容充实,贴合实际,学生反馈良好

四、感悟思

备课时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不但要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要进一步了解授课对象的兴趣爱好、关注的热点话题。另外,在主题选取时还要结合本学校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能照搬照抄,照本宣科。实践证明,这些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为班级“ 量身定做” 的主题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较好。

心理课活动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验,激发内心动力。虽是教师设计安排指导运作,但应时刻关注学习主体的反馈。心理课是“带领学生体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讲教案”。心理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阳光心理,更要在主题设计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的学情,了解教学日历安排,把活动课的体验收获成长,在学习生活中呈现出来。以生为本,巧妙通过心理课堂创设情境,建构新的视角,在体验和讨论中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将心理课堂所学迁移到平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