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小学各年段的要求,并且强调要“全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由此可见,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亲历亲为”的“真劳动”更是重中之重。
自国家颁布相关文件后,学校对劳动教育日益重视。大部分学校从低年级起就设置劳动小岗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班级劳动和校园志愿劳动。不仅如此,学校还面向家长,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就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看,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重说教,轻体验。 虽然老师们经常给学生传递参与劳动的益处,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需求,学生往往不能实实在在地干活、真真切切地流汗,“实践育人”的劳动教育原则未能贯彻。
二是重形式,轻实效。学生虽然参与了劳动,但不会扫地,桌椅排不整齐,不重视值日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劳动打卡更是频频摆拍。说明尽管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觉得,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只是空谈。
三是重散点,轻系统。《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围绕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提出并细化了学段目标。各学段目标之间体现了连续性、顺序性、进阶性的特点。但实际上,目前小学阶段劳动教育依然普遍存在“散点式”的情况,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思考和设计。
综上所述,让学生参与亲历亲为的“真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达成教育目的已经迫在眉睫。
《标准》中明确劳动教育划分为三个类别,十个任务群。其中“整理与收纳”任务群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所以笔者选取“整理与收纳”这一任务群,设计并实施劳动体验活动。考虑到低年段作为起始年段,是中高年段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对孩子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本研究主要聚焦低年段。
《纲要》针对“整理与收纳”任务群,对“整理”的描述是:物品摆放有序、整齐;对“收纳”的描述是:在有限空间进行清理和合理利用。二者既不相同,又紧密相关。学习掌握整理和收纳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锻炼其统筹思维能力,从而认识到劳动是需要智慧的,懂得爱劳动、会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环境的道理。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低年段劳动教育“整理与收纳”任务群的实施现状,改进和完善劳动体验活动,笔者发放347份调查问卷,回收3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举行12次座谈会;对36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显示,超六成的一年级家长觉得小朋友最需要培养的是整理书包的能力,其次是整理各科作业袋的能力。二年级家长则将整理收纳的重点转向整理书桌和收纳内衣的小抽屉,分别占比68.5%和46.6%。通过调研,笔者大致了解了一、二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需求,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如表1),并且明确内容的设置要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呈螺旋上升态势。
根据目标和内容,笔者设计了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包括“场景中的小问题”“解决问题的小妙招”以及“我的收获与练习”三个版块,试图从生活中的真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说出真实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尝试,将好习惯融入生活。
学生手册的设计与教师手册相匹配,旨在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并配备视频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相关劳动技能,同时开展多维度评价,做到以评促学。
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是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和家长支持三方合力的结果。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书包的秘密》这一活动,老师先用谜语激发兴趣,然后创设情境,告诉同学们小书包“生病了”,和学生一起探究书包生病的原因:东西太多塞不下,书包里的物品太凌乱......接着以书包原本漂亮的外表与“生病”后的状态作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怜爱之心,纷纷出谋划策。比如,不放与当天学习无关的物品,将书包的功能区分类等。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学生手册上画画书包分区图,明确不同物品的的摆放位置,还编写整理书包的小儿歌,提供小视频。这样的指导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习得整理书包的方法,帮小书包治好了“病”,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爱护书包的情感,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家庭中开展“整理与收纳”的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例如】二年级《小小内衣收纳师》活动。因为不方便让学生将内衣带到学校,所以老师借助材料包里的迷你衣物模型让学生模拟分类摆放。但是学生家里的内衣收纳箱不尽相同,所以在家长的支持下,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居家活动:家庭衣物分类小调查;拍摄自己最拿手的内衣折叠视频;邀请家长监督评价学生整理内衣的习惯养成情况等。
家庭实践机会多、时间灵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家校合作的方式在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有效补充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劳动,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劳动技能,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力支持和巩固。
学生作为劳动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有校内的学习,也要有家里的练习,这样才能巩固技能、养成习惯。
【例如】《书包柜变身记》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积极实践,掌握了整理书包柜的方法,感受到了书包柜变整洁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具有“蝴蝶效应”,会让学生期待在家里也获得同样的心理感受,于是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寻找类似书包柜的小空间,进行整理与收纳,巩固技能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家校的协同,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意识,爱上劳动。
此外,我们认为多元的评价方式也能促成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如:从用时的长短、整洁度的优劣等方面评价劳动技能的掌握;利用“21天好习惯养成”“家长点亮劳动星”等形式评价劳动习惯的养成。通过评价,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劳动中创造,充分激发了学生劳动的内驱力。
通过系列化的劳动体验活动,低年级学生对劳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对劳动产生兴趣;在评价、激励中,产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家、校共同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使得学生的劳动意识持续增长。
例如,原先“整理与收纳贴身衣物”的调查问卷显示84.6%的学生认为应该由家人整理。活动后,百分比不足20%,充分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理。
通过活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整理与归纳的基本方法,明确了步骤:一是分类整理,二是选用合适的工具,三是方便拿取。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管理自己的空间和物品,学会对事物进行分类辨别和取舍,整理与收纳的能力有所提升。
例如,最初学生整理书包大约需要用时10分钟左右。活动后由于掌握了方法,基本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不仅速度有提升,收纳的方法也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万事开头难。刚入学的学生因为在整理与收纳时会遇到困难而不愿意去做。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劳动体验,往往会因为劳动技能的提升而喜欢上劳动。低年级学生并不会自觉养成劳动的习惯,但劳动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在感受过劳动带来的成功后,大部分低年级学生都乐于去尝试,渐渐地,养成了习惯,进而习惯成自然。
《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落实到小学低年级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不劳者不得食”的道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我们发现,通过系列化的活动,学生的劳动意识是有提升的,劳动能力也有长进,基本的劳动习惯初步养成,劳动精神的培养水到渠成。
教师按照指导手册,借助微视频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劳动习惯的养成进行系统性的指导,学生借助指导手册习得基本技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但是校内时间有限,学生实操机会不多,家中能否有效操练,不得而知,导致练习不够。缺少劳动实践的机会,技能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巩固,劳动习惯得不到养成,劳动精神也无从谈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氛围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其想法,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家长在劳动教育上从理论走向实操。
通过前期的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对于学生参与劳动持支持态度,但落实到行动存在一定的阻碍。比如:劳动任务的选择比较单一;会因为学习等客观原因中断劳动任务;爷爷奶奶辈不顾父母的建议,时常代劳……
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和定势的思维,期待后续家、校之间能达成劳动教育观念和目标的一致性,携手实现学生劳动教育的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张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