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绘画是一种通过个人想象和创造力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的绘画方式。它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规则,鼓励创作者自由发挥,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创造出独特、新颖、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一年级第二学期“小小汽车城”单元中“我画汽车”创意绘画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第一阶段(1~2年级)中属于学习任务2:“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求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感。但低年级学生面对创意绘画时最大的困难即为画什么,怎么画。新课标中要求艺术教学“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所以低年级创意画教学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带入情境,并且有情境作为大框架学生也有了思考创作的方向。同时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主动思考创作方法,积极地投入到创意画创作中去。在“我画汽车”这节课中,我通过建立汽车设计师的情境,让学生代入身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表现学生对于汽车造型的想象和创意。
一、情境设计与任务选择
设计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体现。低年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度还不够,所以情境需要足够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使学生拥有代入感以达到教学目的。汽车作为现在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几乎每位学生家中都有汽车,所以一年级学生对于汽车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们都能画出一辆汽车外形。那么如何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拥有创意的思路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成为了备课的关键。
在备课设计初期我确定了“汽车设计师”这一身份情境,让学生带入身份明确本课的表现对象,积极动脑创作。接下来思考怎样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目标范围内,使素养得到提升。我想了一些任务,比如低年级学生一定感兴趣的花车设计,校车设计,或是未来汽车造型的设计。其中花车对于汽车的结构强调较为模糊,校车对于车型又有所局限,所以虽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最后选择了未来汽车这一方向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设计未来汽车”的立意还是过于庞大,学生通过对未来汽车的设计虽然在创意方面得到了锻炼,但是画出的汽车造型往往已经和美观实用相去甚远,是没有思维的体现,也没有画出汽车这一物体的特点,说明这个任务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经过多次的试教修改,最后把任务确定在了“设计可以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汽车”,任务的情境取自于学生坐车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思考时更能产生共鸣得到答案。具体的问题描述也可以让学生有范围的去设计,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创作。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一任务让学生关注到由于汽车产生环境和交通问题,培养文化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创意天马行空,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去表达并实现。在情境任务设计时,要在结果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用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难度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主题画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二、情境和任务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我画汽车》一课过去传统的教学重心在于学生对汽车造型的表现,但是仅从外形画法入手的教学重难点无法达到现在新课标对于学生素养培育的要求。所以我在绘画环节提出了任务“绘制一辆可以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汽车”,更加关注到学生对于绘画方法的认知,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修改课题变为《画画我的汽车》。并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为: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绘制汽车并添加功能。本课的难点为:创意的汽车造型及实用的功能设计。通过这样的任务主题,培养低年级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激发创意。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关键学习活动,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培养核心素养。
1. 提供学习支架,认识汽车结构
本课从视频导入,直观引出教学内容“汽车”。对于照片,或者是教师的讲解视频是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通过几段拍摄的路段视频学生也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街景,并联想到常见的几种汽车造型。本环节主要聚焦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以欣赏为主了解车身外形的特点,再利用图形表现车身外形。
在了解车型区别时我提供了许多汽车图片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加直观发现不同车型的造型差异。学生只有知道了车型的区别,在进行创作时才不会局限在模仿教师的造型。
接下来再观察车的组成,从主要结构到观察附件,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时的逻辑,了解了汽车组成才能为学生正确拼贴汽车造型打下基础。在这个环节的最后我提出了“拼出一辆汽车”的任务,我提供了几种常见车身外形所需的基本型,让学生有更多的汽车造型选择。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拼贴的方法是让学生认识车身造型的最直观的方法,也能在拼贴的过程中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同时我也提供了几种代表性的汽车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大小和位置的变化可以拼出不同的车型。这些照片也可以成为学生在绘制汽车外形和汽车附件的参考,供学生调整自己的汽车造型。
最后再通过优秀作业的简单点评,让学生参考他人的优点,调整自己作品的不足。在课前我发现学生其实都能表达简单汽车形状,但是会有比例错误或者结构不清晰的问题,通过这样一个拼贴的小任务作为一个学习跳板,在学生都能达到的画一辆车的基础上更上一层,达到表现造型匀称结构完整地汽车。我提供丰富的视频,图片,基本型作为学习支架供学生学习参考,意在解决本课重点“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绘制汽车”。
2. 创设任务情境,学习设计方法
解决本课难点“创意及实用的汽车装置添加”时,我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对于创意画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要画什么。所以我主要通过提出任务“设计一辆可以解决现实交通问题的汽车”这一形式,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添加,添加什么,怎么添加。首先从学生身边就会遇到的交通问题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再通过教师提出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小小汽车设计师”的身份,让学生带入情境。讨论“在汽车上可以添加什么东西来解决堵车,停车难,污染环境能源危机”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更多有趣的创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仅仅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自己想到的装置,教师指导如何将这些想法表现到作品中去。所以我简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基本型组合”的方法表现创意,让学生知道怎么画。再提供一个有趣的汽车短视频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意,从装置的用途到装置的形状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通过情境任务的提出,学生可以参与“思考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方法”活动任务创意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拼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汽车设计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
3. 评价形式多元,形成多方激励
最后的评价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身份“设计师”和“体验官”对应评价环节中的自评和互评,身份的建立让学生更有代入感。让学生在评价时也可以思考,我作为设计师,我该如何分享我的作品,作为体验官我又会看到他人作品中的哪些优点。低年级的学生需要锻炼评价欣赏的能力,不能仅限于词语式的简单评价,所以我出示了范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表达自己更为简单,但是评价他人会无从说起,所以我先进行了体验官身份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欣赏评价他人作品。课程的评价是贯穿始终的,每个环节我都进行适当的激励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
三、课堂教学成效与反思
通过“绘制一辆可以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汽车”这一任务设定,带着问题思考创作的作品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一张作品都有独特的创意,在最后的评价也能根据这一任务对自己的设计有更完整的表达。并且在学习了本课后,学生对于第二课有关于房车的创作也更得心应手,甚至仅需教师简单引导房车的作用和结构就能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说明在低年级主题画教学中,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提出任务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同时这样的课程设计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的美术课堂总是在思考方法,怎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一步步的方法锻炼学习。而现在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到学生本身,怎样的任务设计才能起到有效的锻炼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任务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可以利用到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能使学生得到提高的。教师设计的每个课堂任务应该起到一个跳板的作用,在学生触手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任务达成使自己的能力有一个阶段的提升。且学生自主的课堂不是仅靠教师去设计这些环节就足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思考,最后交流,这样的过程才是有效的。而讨论的环节才是真正体现教育智慧的地方,教师需要更具学生创意的回答,去引导学生表现。以课堂中“在汽车上可以添加什么东西来解决堵车,停车难,污染环境能源危机”这一讨论环节为例,其实正是本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意思考的环节,精彩的回答频出,但是我对于这一环节的回答应对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一些通过添加装置的设计我可以指导绘画方法,但是很多体现巧思的改变外形,或者放大缩小的创意由于很难在画面中表现,我有意回避了。其实自己思考一下,还是有办法表现在画面上的,更是一种创新,当教师没有对这一部分进行引导也会局限学生最后的作品表达。
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美术作为最能表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科,教师更加应该积极研究课堂改革,让核心素养真正与课程设计结合。通过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创意绘画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美术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理解美术创作的目的,从小打下积极思考,乐于创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