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儿童视角下户外沙水游戏现状、问题及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户外沙水游戏以其独特魅力浸润于自然环境中,成为孩子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现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我们以“问题”为线索,对沙水游戏中存在的“场地优势不凸显、发展意义认识浅、场地时空缺统筹”等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研究架构的确立、空间环境的创设、分析视角的转变、各类资源的挖掘线索,把握儿童视角”的关键信息,关注空间环境、关注幼儿发展、关注师生共建、关注家园社互动,促幼儿在“好奇-探索-发现-惊喜”的过程体验中,积累经验、习得规则、获得智慧。

关键词:儿童视角  沙水游戏   教育实践

一、研究的背景

(一)政策导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游戏,主要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沙水游戏作为户外游戏的一内容,因其沙和水自身所具有的变化无常的形态和变幻无穷的玩法备受幼儿喜爱,造就了开放性、自主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上海市幼儿园装备指南(试行)》中也提出幼儿园的户外自然游戏区中,应开辟玩沙、玩水区域,以确保儿童玩沙玩水活动的开展。可见,沙水游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与关注

(二)研究现状

1. 文献研究

已有研究显示:沙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空间密度与游戏时间对幼儿玩沙游戏行为有重要影响对如何有效开展沙水游戏,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建议。如李雯慧熊丽娟在《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中:从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角度来探讨当前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为教师指导沙水游戏提供参考

2. 现状调查

运用调研工具,了解当前在幼儿层面与教师层面对于沙水游戏开展过程中的现状,并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

通过与园长、教师、家长及幼儿的访谈,了解她们对于沙水游戏的看法,包括现状、成效、问题和建议等,从而审视我园沙水游戏开展与实施情况,进一步重构幼儿园沙水游戏实施过程框架。

(三)实践背景

1. 理念上的改变

首先,我们思考:1)怎么样的活动是幼儿期待的?2)怎么样的环境是幼儿喜欢的?怎样的材料是幼儿乐意探索的?

众所周知,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与经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事,摆弄、操作许多材料与工具,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探索,体验游戏、操作、交往、表现所赋予创造和成长的快乐。

2. 活动结构上的改变

其次,我们思考:1)什么是户外沙水游戏?2)怎样的沙水游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户外沙水游戏是幼儿在沙水区域,运用各种玩沙玩水材料,通过雕塑不同的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沙水游戏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游戏性的特点,带给幼儿变幻无穷的玩法。所以,我们在关注幼儿发展满足其探究需求中,创设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在玩中学、探索中学、生活中学中,帮助幼儿体验学习的有趣、有效和有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虽配置了玩沙玩水的设备,老师也认可沙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上缺思考、沙池使用率低、空置等问题屡见不鲜。

二、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目标

对本园幼儿参与沙水游戏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场地优势不凸显、发展意义认识浅、场地时空缺统筹等问题,探索实施推进的研究方式与改进措施,提炼形成教师可借鉴操作的内容与方法,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研究内容

1. 对幼儿在沙水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

2. 通过循证实践,探索研究实施推进的方式与改进措施。

3. 在挖掘优化场地空间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形成教师们可借鉴操作的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

1. 重点

通过对本园幼儿参与沙水游戏情况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实施推进的方式与改进措施,提炼形成教师们可借鉴操作的内容与方法。

2. 难点

(1) 提炼形成教师们可借鉴操作的内容与方法

(2) 教师如何专业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四)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搜集、鉴别、整理沙水游戏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学习”“借鉴”,了解已有研究现状,为我们的研究寻找依据及可借鉴的经验。

2. 问卷法

制订幼儿户外沙水游戏活动现状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及场地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探寻成因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制订研究方案。

3. 案例法

以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沙水游戏现场,在观察识别、解读跟进中积累典型的观察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沙水游戏案例,丰富我园游戏资源库。

4. 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中及时进行反思、撰写总结经验,把研究过程作为反思过程,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研究的步骤

141.jpg 

三、现状问题分析

(一)问题一:场地优势不凸显、空间布局欠思考

幼儿园资源有限,沙水游戏隐性价值,故园所在资源投入上能简则简,主要现在:

1. 沙水游戏规划——欠周;园中水区域设置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幼儿对干湿两种沙在游戏中的比较

2. 沙水游戏空间——不足;沙水区域场地有限,幼儿在游戏中难以获得充分发展,导致各种游戏经验不宜产生

3. 沙水游戏材料——单一;园所虽配备了玩沙工具,但数量有限、玩法单一;且配置的沙子以黄沙居多,颗粒大不易塑形

(二)问题二:发展意义认识浅、教育观背离本真

研中获悉,教师控主题、控内容、控玩法、控规则现象普遍存在,幼儿虽有“玩”但却是“被玩”状态,幼儿是被动的教师是疲惫的。

究其缘由:

1. 在发展价值上——缺认识:教师更强调其他游戏对幼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即便认可沙水游戏的重要性但在潜意识中认为与其他游戏相比,沙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只是锦上添花。

2. 在组织管理上——较随意:户外沙水游戏是近年来幼儿园游戏形式中新的尝试、新的探究以至于教师在组织管理上较茫然和随意。

3. 在开展实施中——嫌烦琐:沙水游戏相比其他游戏的开展显得复杂些,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她们带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问题三:场地时空缺统筹、资源利用待优化

我园沙水游戏是安排在下午户外活动开展的。因规模大幼儿人数多在按班依次轮流,每班一个大概只能2-3次;每次游戏时间也因活动前后工作的忙乱而得不到保证。导致幼儿参与游戏次数少、游戏时间不充足、沙池使用率低,参与沙水游戏的热情得不到满足

结合本园沙水游戏开展现状,确立以幼儿发展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不断优化沙水游戏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爱玩想玩、乐玩”的沙水天地。

四、教育实践改进

(一)组织保障,确定研究路径

1. 自下而上,确立研究框架

首先,我们成立了研究项目(见图一),确定由课程领导小组领衔,并力邀各级各类专家为推进项目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143.jpg





图一 研究组织架构


从教师们参与“户外沙水游戏活动现状调查”中获悉,她们感到:沙水游戏场地小,参与活动人数受限;玩具材料缺乏,阻碍了幼儿的探索与发现;建议创设多元的沙水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为此,我们拟定了以下研究框架(见图二)

144.jpg 

图二 研究框架

2. 横向协同,夯实研究过程

确定“培训学习实践探索展示研讨”三位一体的研究策略后,我们以研究与同步培训结合,力邀专家参与浸润式研讨,促教师理念在实践中改变与升华,经验在积累中重塑与拓展,儿童观在反思中调整与完善

“制订计划行动实践观察反思行动改进过程中,我们先后组织开展多场研讨和沙龙,通过不同形式对话明晰研究思路实现边实践反思、边改进提升的研究脉络,向实践、探索、突破的研究之路迈进。

3. 研制模板,规范实践提炼

项目实施有时限性,为其研究价值最大化我们以“2+2+1+N”即:学习2个优秀案例、参与2次现场观摩、交流1份专题研究、积累N项课程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重点问题、提炼典型经验,形成项目研究实施方案,使我们的研究内容“理得清、看得见”,研究过程更直观清晰,研究效果愈全面突出。

(二)优化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1. 合理规划空间,因地制宜、融入自然

幼儿既有游戏的天性,又有亲近自然的渴望为此,我们本着整体规划、点面结合、功能协调的基调,以幼儿需求为线索,贴近自然空间、融合自然气息,将沙水游戏打造成若干既独立又不固化的区域环境。

*玩沙区:草坡、绿植和小木屋的簇拥下,有一个约50㎡、深0.3m的花瓣状沙池,沙池里装有粘性、易塑形的40目沙;两幢木屋间平坦的草地上,是2个分别装有白沙和太空沙的微型沙盘。质感各异的沙子充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同时幼儿在堆积、塑形、铲挖等活动体验中感受沙水游戏的乐与趣

*玩水区:紧挨沙池的是一条蜿蜒水道,水道中镶嵌着“碰水彩虹桥”“小水车”“漩涡制造机”“云朵雨”等与水特性相关的探索装置,“水的秘密”在这里发生、发现;沙道中“S”型曲桥上安装的雾升设施,既是幼儿嬉戏玩水的快乐跑道,也是增加周围空气湿度减少沙尘飞扬的装置。沙池一侧与灌木丛交汇处是一排“高0.6m×长5m”的戏水池,池中7个水龙头足够幼儿取水戏

*玩泥区:坐拥层峦起伏的草坡与弯曲小路的交汇处,摆放着缤纷彩虹桥,桥上陈设着陶泥、泥粉、轻泥等多种塑形材料,引发幼儿揉泥、捏泥、团泥等动作产生,满足幼儿表现与创造的欲望。

*玩色区:“凹”型草坡上丰富玩色工具一目了然,塑料瓶、大水桶、透明膜等都成孩子们信手拈来的玩具材料,她们随时选取自己想要的颜色,在此恣意涂鸦创作,一轮又一轮涂鸦的痕迹,迸发出孩子们创造的灵感与火花。

*材料区:幼儿需要一个开放有序、便捷自主的置物空间。为此,我们遵循就近摆放、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下,根据玩具材料大小、轻重及可收纳数量,设置固定与移动区域,给予幼儿更多自主使用的权限,更多自主创造的可能。

可见,我们所创设的沙水游戏环境是开放的、自主的、可视化的(见图三),规划但不固化幼儿对场地的使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场地、自主支配游戏材料、自己创造游戏主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在这里,孩子们留下堆建步骤与记录、问题探索与思考,尽情地自己的想象创造。

145.jpg 

图三 改造后的沙水环境

2. 提供适宜材料,幼儿为本、助推发展

玩具材料是幼儿开展沙水游戏重要物质基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教师应提供开放多元的玩具材料。华爱华老师也曾说过,幼儿在使用高结构材料时更多的是模仿,在使用低结构材料时更多的是创造。所以,中大班幼儿降低对象征性材料的依赖,更愿意去操作、摆弄、探索低结构材料的使用。

鉴于此,我们在兼顾各年龄段幼儿兴趣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将沙水游戏材料分为:低结构材料、自然材料、美工材料和象征性材料,并按其特性归类梳理,从中看出,我们提供的材料以低结构和自然物为主。低结构材料主要来源于幼儿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物品,而自然物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树叶、果实等自然资源。两种可移动、可变化、可组合的材料更显开放性和多样性,也更好地帮助幼儿确定自己的选择,引发游戏主题和游戏机会,知道用这些材料可以开展哪些游戏,充分支持幼儿随心所欲地操作使用和发现探索。

沙水游戏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教师需根据幼儿兴趣与需求及时调整投放适宜的材料,但注意的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数量多并不意味着游戏质量高。所以,教师在充分思考游戏材料丰富性、多元性和可选择性时,需回归游戏现场,理好典型与丰富性材料间的关系,洞悉典型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避免陷入浅表的材料“丰富多元”。

3. 动态调整安排,追随幼儿、满足需求

针对我园户外沙水游戏资源闲置等现状,我们不同年龄段幼儿参与游戏时间和使用场地频次进行调整

首先,依据季节调整作息:我们设秋冬和春夏两版,提高沙水游戏场地使用率;其次,依据需要调整环节:将原在下午游戏段的活动转为上下午都可以游戏不断优化沙水游戏的安排与实施;另外依据发展调整时间:从每班幼儿一天一轮,变一周一轮连续玩一周。这样,幼儿沙水游戏时间充裕了,她们不再需要每天推沙整理,而是在调整、改造展沙水游戏内容;也不需要每天冲洗清洁材料,而是在协商、谈论、探索中塑认知经验……

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看见幼儿的需求,追随幼儿的兴趣,确保沙水游戏中的幼儿拥有一定时长、频次且不被催促,笃定从事“探索、试误、自发练习、获得经验”机会,为幼儿带来更多快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4. 结合生活经验,多元探索、激发创造

幼儿游戏就是生活的再现。在孩子们玩沙水游戏时,我们进行持续观察和深入分析,不断寻找支持幼儿探索和创造的有效方法。如大班“沙坑里的滨江大桥”游戏中,徐汇滨江“龙华港桥”是孩子们熟悉而向往的玩耍之地于是沙水游戏时,堆筑“龙华港桥”的想法油然而生。教师连续进行了三次观察和分析,用观察识别和支持替代干涉,与孩子们一起挖掘沙水游戏带来的无限可能。

案例:“沙坑里的滨江大桥”

第一次现场观察:这么多搭桥墩的方法,选哪个?

①发现问题:幼儿运用图符,表征不同的搭桥墩方法,但描述不清晰、难以理解

②尝试探索:同伴间相互理解图符表征的意图小组合作,萌发多项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释说明孩子们用表征形式绘制出多种造桥的方法:“将椅子作桥墩盖KT板当桥面”、“将PVC管填沙入坑当桥墩”、“将沙子堆桥造楼梯”……们在讨论商议后发现,KT板架桥易断不牢固而沙子堆桥易散不厚实,最后决定分组采用三种方法:堆沙挖坑埋管借助模具,合作筑桥墩

第二次现场观察:桥墩不稳桥面摇,怎么办?

①发现问题:单个桥墩架桥,桥面易侧翻桥墩有高低,架桥易掉落

②尝试探索堆沙压实坚固桥墩调整桥墩统一高度

③解释说明:当木板架在沙子堆成的桥墩上时,桥面侧翻桥墩散架。于是孩子们尝试采用压实桥墩、堆沙压模、桥面压沙等方法,解决桥墩不牢桥面易倒等问题;并在分工协作中加固桥墩、改变位置统一高度。

第三次现场观察:两块桥面难连接,怎么做?

①发现问题:两木板架三个桥墩,距离不够架不到板连接处的两个桥墩,高低不平易翻倒

②尝试探索:木板连接处再加一个PVC管桥墩PVC管桥墩中加沙灌水筑牢固

解释说明:因三个桥墩两两距离有差异,孩子们想到再用一个PVC管筑个新桥墩,以改变架桥支撑点化解距离问题。而当桥面连接处的两桥墩,因高低错落引发桥面掉落时,孩子们采用加沙灌水稳固桥墩的方法,确保桥面顺利连接平稳通行。

可见,孩子们在沙水游戏中不仅通过主动学习积累相关经验,同时还获得了多种能力的发展,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等。我们的老师不再刻意去干涉她们的游戏,而是在在观察、理解与支持中,和孩子们一起挖掘沙水游戏带来的无限可能。

(三)借助《观察指引》,推进幼儿发展

1. 依据《指南》,明确培养方向

“打开沙水,感受游戏真谛”。我们需要在观察中及时发现、理解幼儿的游戏及想法。

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为依据,在开展实践研究程中针对部分领域适度做了细化和增加,梳理形成了我园3-6岁儿童户外沙水游戏发展行为观察指引”。研究这个观察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价幼儿发展处于什么等级,而是为了鼓励和帮助教师借助指,观察理解幼儿沙水游戏的发展过程,观察判断幼儿当下的游戏水平,并根据幼儿发展现状制定推进计划和后续支持。

2. 循证实践,细化行为表现

研究中我们也看到,教师解读幼儿沙水游戏中行为表现有困难,如:幼儿对怎样的游戏主题更感兴趣她们的游戏水平如何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怎样想象力创造力如何等?教师对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已有发展水平获得的新经验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明确。

于是,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评价指南》为指引,依据幼儿发展目标与表现行为,采用“实践”循证的方式,每一条表现行为提供“例举、论证”,循环往复中不断细化、完善其表述内容,从“多而繁”到“少而简”使其全面性、操作性和科学

(四)挖掘家-社资源,构筑共育联盟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将有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将研究与家、园、社区建立关联,促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1. 传递沙水游戏理念,感受沙水游戏魅力

教师从专业的角度,运用信息技术化手段解读幼儿游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沙水游戏中发生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拓展家长对沙水游戏的认知,明晰沙水游戏与幼儿发展间的关系,在获得家长认同与支持中深入推进研究。

2. 构筑家园共育话题,拓展沙水游戏经验

家园以形成学习与发展共同体为导向,构建开放的对话形态、专业的资源分享和支持的环境信息,开展各类沙水游戏活动,如开展家园亲子活动:节水日、夏日水狂欢…开展家庭、社区亲子活动:亲子海边沙雕、沙画、滑沙游戏、家庭沙盘……家长在陪伴孩子玩耍、顺应孩子天性中,让她们体验快乐获得多种经验。

推开游戏之窗,我们的孩子、教师和家长正悄悄地发生改变……孩子们正沉浸在由她们自己主导的、有趣的探索中,验证着自己的想法,体验着哪怕是最小的获得或发现带给她们的惊喜;教师们在提升游戏解读能力中,积累多样的实践智慧,成为孩子游戏中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家长们在感受孩子参与游戏的热情和兴奋中,发现沙水游戏中的“哇”时刻。

户外沙水游戏中让我们看到纯朴的环境、纯真的游戏、纯情的孩子,也让我们关注到沙水游戏孩子活中的一种状态。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发现和点亮孩子们无限精彩的沙水世界!

 

 

参考文献:

[1] 华爱华.幼儿园沙水活动指导手册[M].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2017.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我是快乐的艺术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5] 章兰,何丽娟.小沙子大世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7.

[6] 董旭花,韩冰川等.自主游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