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邹容——社区资源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
紫阳中学
一、学生状况分析:
当前,我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存在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与问题:
1、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
学生平时除学习外,最为关心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演艺界明星或体育明星,而这也是他们所向往的职业。
2、责任感缺乏。
有的学生在和同学发生冲突后,老师询问情况时会推卸责任;对待值日生工作上,有的同学很不情愿,尽量逃避,马虎了事,有的同学时常忘记,经别人提醒后才完成;有的同学作业经常不完成或抄袭他人作业。
3、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升。
学生对自己本班的环境卫生很注意,能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环境卫生,但对走廊、楼梯等卫生却不注意,喝完的空饮料瓶、吃完的果壳、废纸等随手扔地。
4、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
我校有部分男同学经常出入网吧、游戏机房玩游戏。
基于以上我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全面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要以责任感、感恩和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形成学生良好品格。
二、活动目的:
1、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集成,社区教育集环境、经济与政治一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区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学校,渗透到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学校、学生作为自身知识学习者与传播者又有自身能动性、主体性,它可以通过小环境的营造,形成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好校风,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这种校风辐射到家庭、社区和社会,影响与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邓小平曾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只有和社会广泛接触,积累大量感性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学校加大与社区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社区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主体性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着眼于现实的社区人文资源,充分重视并善于运用这些社区人文资源,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用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去塑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其主体性发展,在感性认识活动中,与社区人文资源的体验碰撞中去吸纳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活动过程:
1、 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2、 组织学生祭扫邹容墓。
3、 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
4、 完成个案的收集、整理。
5、 学生完成相关小论文(感悟)。
四、活动总结:
有人说,中国近代,是一部用无数先烈鲜血书写的历史,其言不妄。革命家邹容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在华泾镇,安息了一位烈士的忠魂——邹容。忧国忧民的少年英雄邹容,他的年龄与我们同学相仿,我们的同学经常从烈士的身边经过,有怎样的思想震撼呢?为了了解我们身边的烈士,引导我们活着的人去深思:我们能从烈士们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我们课题组利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带领学生“走进邹容” 。
邹容出生于富商家庭,却偏爱读<<天演论>>,吟诵谭嗣同的“我字横刀向天笑”的他自幼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终于舍弃父亲为他铺就的“黄金路”,毅然踏上了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处于动乱时期的邹容,并不“苟全性命于乱世”,加上亲眼目睹了人民被迫害的悲惨遭遇,促使他的反抗思想愈加深刻。就在邹容18岁的时候,<<革命军>>在上海出版。邹容在书中将他心中的不满与人民受压迫的矛头指向清政府。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唱出了心中的不满及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在活动中关注:一是“学生”,心里只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这里我想强调的还有就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过去有一句话: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这句话有点问题,蜡烛的光是一点点地灭下来,最后就全灭了。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发展,自己要不断地提高。今天是蜡烛,明天必须是明灯,要不断地充电,照亮学生。我们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这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有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师生自主性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师生共同寻找有关邹容的图书、生平、事迹等资料,并上网查询。由对邹容的不甚了解到对邹容的更全面的感性、理性的认识。
当我们看到邹容大闹科举,远涉日本,读革命书,我们为邹容那种爱国主义精神感到自豪。
当我们看到邹容在深夜还在著<<革命军>>一书时,我们为邹容感到担心。
当我们看到邹容不肯让其他人为他担罪,毅然到巡捕房投案自首,被监禁2年时,我们会在心里默默地想:邹容呀邹容,你怎么会这么“傻”呢?
我们师生还共同进行了探究型的实践活动,我们“走进邹容”,在芳草萋萋的墓地里,我们用沉痛的哀思来缅怀我们的先烈,我们更从他们身上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
或许在我们这个年代,再也不会经历那动荡的年代,然而隔世看英雄,英雄的光芒却不被岁月而掩盖。
有人说:烈士们生的伟大,死的并不划算,因为死并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我们不否认生对于先烈们并非不是一种选择,但在光明与黑暗、民主与专制、自由与压迫的搏击中,需要勇士的冲锋,需要战士的流血,需要英雄的献身。倘若没有勇士、战士和英雄,那么可做出的选择就只能是在真理面前沉默,在专制压迫面前顺从。可以想象在这种状况下,革命能否成功,新中国能否建立?我们的先烈,他们也珍视生命,也热爱生活,他们懂得爱情,他们追求幸福。但是,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选择牺牲自我。先烈们的这种选择对我们的社会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行为。他们用个人的牺牲换得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的选择光荣而伟大。生命的存在,死亡的出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生是物质运动的必然,死也是一种必然。在死亡这个问题上,有的人不考虑它,也不存在恐惧。有的人害怕它,尽量的回避。古今以来,有数不清的人为国家为人民而死去,为真理、为正义去牺牲。人格的不朽,使人的生命伟大意义充分展示在人类的面前。革命先烈的身躯已不复存在了,他们的尸骨化为坟头的青草,春夏秋冬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年复一年,已有几十多年的历史了。战争的年代已经久远了,然而先烈们的名字却深深印在我们心里。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活着的人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对人生的启示,这种启示影响和激励着每个人去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价值。这就是邹容烈士给予我们的启迪。
紫阳中学 黄亦平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