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借助心理实验,引思促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用案例

借助心理实验,引思促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用案例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淡贝

一、背景说明

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在初中阶段迅速发展,学习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学生们的注意力问题,提高注意力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为预初年级的同学们准备了《集中注意力》这一节心理课

为了达成“掌握集中注意力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先通过游戏感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讨论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在最初的课程设计中,先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我再补充学生没有分享到的内容,以增加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学生们分享时都能够讲到“增加完成目标的决心、物理隔绝、培养成就感”等方法,之后我提供了积极暗示法即用肯定的语言进行心理暗示,通过讲解的方式告知学生在分心的时候用肯定语句:“我可以集中注意力”代替否定语句:“我不要分神,不胡思乱想”来提醒自己讲完这个方法,班级里的学生处于懵懂状态,此时,我询问有没有听懂的学生可以向大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没有同学举手。可见,心理课上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是不合适的。

于是,我开始思考:心理课希望学生们能在活动中真实地体验,并且根据自己的体验得出感悟。那么,我该如何向学生提供‘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除了口头表达还有什么更好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呢?

 

二、资源分析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开始借助心理资源库的力量找到了“白熊实验”。

(一)资源内容

“白熊实验”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在20世纪做的一个实验。实验开始时,被试们被带到了一个放有一张圆桌的房间,桌子周围放着呼叫铃,被试们被要求围着桌子坐下并开始实验。在第一轮实验中,被试们被允许谈论任何事情,可以简单地一些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现在能想到的任何事情。第二轮实验内容在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做出了改变,被试们还是可以自由交谈和想任何事,但是有一点要求不能想白熊”。如果一旦想到白熊,就需要赶紧按下呼叫铃。实验过程中,平均下来大概每个人5分钟的时间内就要按6次呼叫铃。

这是因为刻意转移注意力而压抑想法时,我们的大脑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控”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这个事物,致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该事物的关注。

(二)资源的优势

 根据资源的内容,我决定将白熊实验应用在课堂中,它的优势在于:

1、很好地解释了“积极心理暗示法”。实验说明了刻意转移注意力时,告诉自己不要做什么反而注意力会扎根在那些不要做的事情上需要用肯定的语言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

2、可以激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喜欢心理学理论且想了解心理学,对于课堂上做心理实验的活动兴趣非常高涨。

3、体验性强,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们参与实验时,接收到的不是干巴巴的知识,而是在自己主动探索下,将体验转为自己的感悟。

4、操作简单方便。白熊实验的实施不需要复杂的道具、规则、被试分组,且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少。教师只需要发出清晰的口令,学生自己就能完成这个实验。因此,教师在心理课上操作起来方便简单。

结合以上白熊实验的优势,我认为可以帮助本节心理课达成“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两个目的。

 

三、过程与方法

再次上课的时候,我将资源用在学生们头脑风暴“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之后。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设置悬念。我一改之前平铺直叙的告知方法,用吸引大家的方式引入:同学们分享的办法都是大家亲身经历地的有用方法,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看看大家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总结出一个什么样的新方法当说完这些话,学生们饶有兴致地期待老师的介绍

其次,强调规则。紧接着我告诉同学们“为了不干扰实验效果,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意交流,实验后有问题的同学举手。现在大家有一分钟的时间可以随意想一些东西,但是不要在脑海中想白色的熊,只要你想到了就立马举手。一分钟时间内,有同学陆续举手,一分钟实验结束后,班级内60%-70%以上的同学都举手了。

最后,学生分享做完实验后,学生们纷纷扭头张望,很好奇其他人有没有举手。所以我留一些时间等同学们相互确认,之后我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得出的结论。班级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说到:“努力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越是不让自己做什么,自己越是想做什么”。这说明学生领悟了“积极心理暗示法”。

 

四、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为了探究资源使用后是否解决了之前上课遇到的问题,我将资源使用前和使用后学生的反馈进行了对比。

1、资源的使用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资源使用前,有的学生懵懂,交头接耳不愿意听。资源使用后,学生们的兴趣高涨,不仅表现积极、表情期待。甚至有同学在心理作业本中写道“今天的心理课真有趣,我体会到了体锻课的快乐。”所以资源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也吸引了他们的积极参与。

2、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资源使用前,学生不能联系实际生活。资源使用后,学生们当即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点头赞同。比如,一位同学说到:“我就有这种感觉,我妈每次都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说‘赶紧写作业,别想着玩手机’。这时我就会很想玩手机。”可见,资源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并且引发了其对生活的思考。

3、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以致用。我在某次课的最后总结时,失误说了一句:“……不要说一些否定的暗示语来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一位学生迅速举手:“老师,你要有肯定的语言告诉我们。”还有位学生在作业本里写着:“白熊实验让我印象深刻,我今天在写作业的时候就很想玩手机,当我用‘看书上的这道题’这样的肯定语言暗示自己,结果真的有用,没有去想手机。”从学生纠正老师的错误以及学生的应用可以看出,学生们确实是学会了积极心理暗示法。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说明白熊实验这个资源使用是合适的,不仅解决了刚开始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学会了积极心理暗示法。同时,资源的使用帮助本节心理课实现了“以活动为载体,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探索发现”的效果。

(二)反思建议

1、资源使用建议

资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谨。由于初中学生习惯以自己体验到、看到的现象为真实情况,所以课堂上没有想到白熊的同学会认为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嘲笑“老师翻车了”,此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实验都有例外的时候,这种例外符合统计学规律,是科学的实验。

白熊实验在课堂上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不仅可以用于解释积极心理暗示法,也可以用于调节情绪的课堂中;除了可以作为一个体验性活动在课堂中使用,还可以放在课堂的开头作为热身活动。

2、资源拓展

除了白熊实验以外,教师们可以通过思考将严谨而科学的心理学实验中的某个部分作为活动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比如记忆广度实验、系列位置效应在初中记忆力课程中的使用;社会距离测量、社会刻板印象实验在人际关系课程中的使用。

 

综上,心理学实验可以作为心理课使用的资源之一,既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体验深化其关于实际生活的思考。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