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游戏也称体育游戏或活动性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满足他们生长运动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和各项学习品质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幼儿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建立,对于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基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要重视并积极探索运动游戏的实施策略,使幼儿在感受运动乐趣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本研究以移动粘贴球材料为载体,旨在促使幼儿在持续的自主探索中创造出不同玩法,并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运动游戏中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现状
观察发现,幼儿园运动游戏中存在以下不足:
1、运动材料单一,缺乏吸引力
表现在运动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种类较单一,运用也比较简单、重复,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运动游戏兴趣。
2、幼儿表现被动,缺乏主动性
有些幼儿在运动中表现得较为被动,多数情况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或安排进行游戏,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
3、运动规则预设,缺乏变通性
运动游戏的规则是老师预设好并告知幼儿的,幼儿在游戏时要做的就是按照老师所给的规则玩,缺少必要的参与。
4、游戏过程不顺,干预较主观
部分教师没有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甚至有些教师存在无意识地干预幼儿的运动与学习,打断幼儿的交流和互动等,不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运动游戏中提升大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投入新材料,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从一套新的运动材料到进行一个完整的运动游戏,这之间的距离就好比从0到1之间的距离。而这份距离要如何跨越,考验着幼儿的坚持和耐心,也离不开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教师支持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充分的探索,是游戏从“0”迈向“1”的第一步。
[片段一]
在区域运动中,新投放了一套运动材料——移动粘贴球。材料由带有魔术贴粘面的背心和小布球组成。幼儿看到新材料就兴奋地拿起背心想套上身,可三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一个幼儿能顺利穿上这件特殊的背心。这时,梓宁拿着小背心问老师:“老师,这个穿的还是套进去的?”老师回答道:“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再研究一下。”于是梓宁又低下头尝试穿背心。梓宁自言自语道:“它应该是这么穿,这有两个胳膊的。”边说边把手伸进背心上的洞里。艾米尝试把腿抬高,从脚上套进去,好不容易两条腿伸进去了,小背心又卡在了腰上。琦琦对着小宇说:“你帮我穿,我帮你好吗?”淼淼对着老师说:“老师,我的头发被粘住了,帮帮我”。操场上七八名幼儿拿着小背心仔仔细细研究十来分钟。当艾米再次尝试先套头再伸手的方法后,这一次,小背心终于顺利的穿上了身。接着艾米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好朋友都穿上了背心。
观察分析:
当大班幼儿初次接触到新的运动材料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面对全新的材料,幼儿在穿装备时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幼儿选择直接寻求老师的帮助,有的选择不断自我尝试,还有的则是和好朋友一起商量、研究。最终,个别幼儿成功穿上了背心,并且将好办法教给身边的伙伴。在遇到困难时,幼儿能主动表达想法,在与同伴一起讨论、尝试中,不断调整方法去解决困难。这些品质是运动游戏过程中所赋予幼儿的,更是让幼儿终身受益、影响未来的核心所在。作为老师,我并没有去干预和打断孩子们的探索,而是选择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研究,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材料互动,让幼儿在不断尝试、调整以及与同伴相互的学习和模仿中发现穿背心的秘密。我惊喜并欣赏于幼儿的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品质,同时也感动于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分享好方法的团结美好。
2、创造新玩法,突出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及生活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正视游戏过程中的价值,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舞台。幼儿在运动中想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体现了幼儿自主决策能力。教师需尊重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自主决策权,突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彰显游戏活动的魅力,达成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目标,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片段二]
区域运动中几名幼儿通过探索和互相帮助,穿上了运动背心,那么游戏就开始了。这时,悅悦穿着运动背心,手里拿着小球问老师:“老师,这是怎么玩的?”教师回答道:“你先去试试看,研究一下怎么玩,然后来告诉我好吗?”这时一旁的淼淼大喊道:“我知道,它这里可以黏住的,我头发刚才就被黏住了。”只见她轻轻地把小球贴到了背心的魔术贴面上,发现原来小球可以黏在身上。她兴奋地跑去和朋友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其他幼儿们也兴奋地尝试了起来。有的拿着球冲到好朋友的面前把球贴到对方的衣服上,有的选择远距离投球,还有一部分幼儿选择“背后偷袭”的形式,乘其不备悄悄地把球扔到好朋友的背后。
观察分析:
在尝试新材料怎么玩时,幼儿借用穿背心时发生的“粘头发”经验,了解到背心上的魔术贴面的特性,通过经验的迁移,了解到魔术贴面可以粘住小球进行游戏。懂得经验的迁移,也是幼儿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品质。在初次尝试进行运动游戏时,部分幼儿还停留在尝试与材料简单互动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利用材料进行一场有趣的运动游戏。虽然这时幼儿躲闪动作时有时无,但这已经是从“0”迈向“1”的一大步了。作为教师,我仍然选择作为活动的观察者和支持者,不打扰幼儿进行持续探究,不直接告诉幼儿新材料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完整地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大胆放手,把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交给幼儿
大胆放手,就是在活动过程中不轻易去介入幼儿,把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给幼儿,而是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带滤镜地去呈现出游戏的实然状态,才能支持幼儿将游戏进程实现从“0”到“1”的跨越。
[片段三]
经过前一次的研究,幼儿们已经收悉了新材料的穿戴和使用方法。今天的运动时间到了,幼儿们又兴致勃勃地拿出材料来准备“大展身手”。有六位幼儿率先穿好了背心,手中也准备好了小球。大家就开始你追我赶地互相投掷小球进行游戏了。
运动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一起通过视频观看了游戏的过程。教师问道:“你们今天玩粘贴小球的游戏玩得怎么样?谁赢了?”凡凡立马脱口而出:“没有胜负!”宸宸着急地反驳道:“不对,他是跑到我身边贴上去的,这个不算!我是扔到他身上的,所以是我赢了才对!”明瑀举手说道:“不对,他们玩的时候都丢我球,这太不公平了!”“看来,今天好像是分不出谁输谁赢了,你们的游戏规则好像都不一样嘛”教师叹气说道。“那我们就来想一个规则就可以了呀!”兰兰立马补充道。于是大家讨论起了游戏的规则。 经过激烈的讨论,幼儿将游戏规则总结为以下四点:
1.根据背心的颜色氛围红队和蓝队,每队有3名队员组成。
2.游戏开始前每位选手可以准备3颗球在手中,游戏中没有球了可以捡起地上的球使用。
3.游戏中只有扔出去的球黏在对方队友的衣服上才算得分。
4.游戏计时一分钟,一分钟后数一数每队衣服上的球,球数少的一组为胜利的一方。
最终幼儿们将讨论出来的游戏规则用前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
观察分析:
在游戏中,幼儿在逐渐熟悉了游戏材料怎么使用以后,就自顾自,地玩了起来。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游戏前没有与同伴商量好规则,导致大家都是单一地认为:只要将小球贴到对方的背心上就是胜利,而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
(1)信息化技术记录,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当幼儿在利用新材料游戏时,教师及时捕捉,采用拍摄和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术记录下游戏时的场景,开展分享交流。通过回看视频和照片,让幼儿自己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到底谁赢了”这个话题作为启发幼儿思考的关键点,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中规则的重要性。
(2)集体交流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支持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通过观察游戏时的画面回放,幼儿集体讨论、小组商讨游戏的规则,把各组的规则再进行整合。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设规则,让幼儿来定义游戏,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同时,这也标志着移动粘贴球的游戏发展已经从“0”步入了“1”的全新阶段。
4、追随兴趣,引导幼儿创编游戏规则
兴趣是幼儿持续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当游戏规则一成不变时,幼儿的兴趣就开始下降。与绘本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游戏规则,会使得幼儿重新对移动粘贴球产生兴趣,同时也将运动游戏从“1.0”版本升级至了“2.0”版本。
[片段四]
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幼儿逐渐掌握了利用躲闪技能来进行移动粘贴球的运动游戏。简单的计分比赛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了。渐渐地,面对一样的规则,幼儿们逐渐对移动粘贴球材料失去了兴趣。
而前几天在集体活动中正好与幼儿一起了解了《一园青菜成了精》的绘本故事。这天艾米在运动时,组织者几个小伙伴一起玩移动粘贴球的游戏,她分配道:“悅悦你是红头萝卜,凡凡是绿头萝卜,婧芸是莲藕,我是茄子。我和婧芸先扔小球,你们要是躲开了就算你们赢!”于是游戏开始了,只见婧芸和艾米站在两头,悅悦和凡凡站在队伍当中,婧芸和艾米对着红头萝卜和绿头萝卜发起攻击,凡凡一跳躲过了对面扔来的小球。悅悦本想用手挡住小球的攻击,没想到一伸手竟抓住了一颗小球,悅悦大喊道:“我抓住的,没有黏到衣服上,不算输!”凡凡也立刻回应道:“对,这个球不算!”艾米回答道:“那好吧,要是你再抓到小球,就给你加一条命!”于是几人又开始了游戏。
观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班幼儿从陌生到熟悉,对移动粘贴球运动游戏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而单一的游戏规则却使得幼儿逐渐对这套材料失去了兴趣。幼儿利用绘本《一眼青菜成了精》的情节改编游戏内容,游戏分为萝卜队和莲藕队,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利用已有躲闪游戏经验,结合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创新规则和玩法:如果防守的一方能接住球的话,就可以再加一条命,也可以将获得的命送给队友,直到全队都被击中就算输了,两队互换阵营,重新开始游戏。
(1)已有躲闪游戏经验铺垫,为新玩法创编奠定基础
在一段时间的移动粘贴球运动游戏的练习后,加上原有的“打老虎、赶鸭子”之类的游戏,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躲闪技能,为幼儿创编新式玩法奠定了基础。
(2)精彩瞬间分享,互动交流分享躲闪技能和经验
在活动后,老师将捕捉到的不同玩法通过视频和照片与幼儿分享,通过同伴互相介绍规则和游戏获胜的经验分享,积累幼儿躲闪的经验,引导幼儿创编更多的游戏形式。
在运动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获得自主、自由、愉快地游戏体验,在兴趣的内驱力下激发幼儿发现并商讨不同规则,不断创新游戏,使游戏从“1.0”的版本升级至“2.0”版本,变得妙趣横生。我相信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3、4、5等不同版本。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习得的创造性思维和持续的探索精神正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教师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转换角色支持幼儿的游戏,让支持不留痕迹。当幼儿提出问题时,我们是幼儿的支持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化身为游戏的观察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则是静待花开的陪伴者;当幼儿求助时,我们就是幼儿的合作者。
三、幼儿能力提升
在整个研究移动粘贴球运动材料的过程中,全新的运动材料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幼儿从游戏装备的使用、游戏规则、游戏人数、创意新玩法多角度进行了自主学习和探索,游戏的版本也从“0”进阶到了“2.0”版本,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幼儿在有趣、快乐、动脑、健身的运动游戏中,自主发现问题,通过持续观察、比较、反思、商讨、合作、互助,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提升了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