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语文
以《咏雪》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咏雪》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西南模范中学 陈依榕

 

摘要: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文化浸染和传承的目的。本文以语文部编教材七上《〈世说新语〉两则》中《咏雪》一文的教学过程为例,从文本中的言语情境、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者四个角度,谈以使学生感受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为目标的教学内容的确定。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 咏雪 文本解读  

 

 

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如了解古代的文言句法、词语意义等,“文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但经过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观察,笔者感悟到它应该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不应是文言文的终点和全部。“文言文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魅力”通过一篇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文化浸染和传承的目的

本文以语文部编教材七上《〈世说新语〉两则》中《咏雪》一文的教学过程为例,浅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明确“言语情境”感受文化内涵

《咏雪》的出处是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记载的是汉末至东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较全面地反映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先生曾评价《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士人之言行是全书重点,其中《言语》篇集中展示了魏晋名士的言谈举止。他们往往注重修身养性,寄情山水,显示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傲视古今、讲论文义是他们士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咏雪》中的谢太傅也就是谢安,既是是东晋名相,又是当时社会名流,他的行为和风范常常左右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成为一时名士风度的标杆。谢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记录谢家特殊地位的诗句“旧事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名句。谢安兄弟六人,他的兄长早亡,他作为谢氏之家长,对子侄辈的成长倾注了很多精力,且他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秉承着“事事留心皆学问”的原则,符合现今教学推崇的“情境教学”模式,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在《世说新语》里的《言语》、《赏誉》门中有多处表现,在此不一一例举。仅就课文《咏雪》而言,文章虽短短几十字,但在有限的篇幅内,依然能让读者感受到当时重视以私学教育为主体的家族教育风气下,谢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和浓厚的文学底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到这点也与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感受亲情”一致。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探究人物语言内容之前,可引导学生先从文中一些叙述中感受这些语言的发生情境,带领学生通过文字进入东晋名士谢家的家庭中去。向学生抛出问题:“谢家这次聚会的氛围如何?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读出?”

有学生很快便因“氛围”二字自然想到了聚会发生的自然环境——“寒雪日”,提出虽不是春和景明的好天气,但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家人们能齐聚一堂,更说明了谢家的融洽和乐的家庭氛围。

也有学生读到言语发生的目的——“讲论文义”,教师根据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这场聚会虽是家庭内部的,但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又带着高雅的活动主题,所以家庭成员们文思是流畅的、兴趣是浓厚的。

也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言语环境中人物的反应,如文末的“公大笑乐”。谢安面对漫天飞雪,因时因地询问雪花像什么,面对子侄们各有千秋的回答,他并没有评价表态,但“大笑乐”的神态能理解为一位长者对孩子们回答的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积极作答,长辈构建宽松和谐的情景氛围,谢安的“大笑”为这场论议比拼做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完结。当然也有学生提出,作者借“公大笑乐”表达对谢道韫咏雪诗句的肯定,这就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二、品味“言语内容”感受文化内涵

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门,在“言语”门中,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人物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这篇文章被收录在此门,可以说明作者刘义庆想表现谢安的子侄,特备是谢道韫在言语辞令上的优势。关注到言语内容本身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感受谢家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笔者设计了课堂讨论问题:你更喜欢兄女和胡儿谁的回答,为什么?

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比较“撒盐”和“柳絮”两处比喻的差别。问题提出便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学生首先便关注到了喻体的选择是否能生动充分地表现本体的外形特征上。谢太傅提出“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是因“俄而雪骤”这一特定的场景激发的,这时,教师应对与自然天气变化相关的“纷纷”、“俄而”、“骤”、“因风起”等词的释义进行指导,如“俄而”的意思是“一会儿”,“骤”的意思是“急”,“因风起”应解释为“乘风而起”,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天气情况,所咏之“雪”是什么样的。这天天气寒冷,在谢家聚会时忽然雪下得急,伴随着一阵阵寒风吹过,扬起漫天杂乱纷纷的大雪。谢道韫将雪比作柳絮,在空中乘风而起,扣住了当时雪轻、柔、白的特点,这个喻体的选择是很生动形象的。而相比之下“撒盐”的比喻如何?虽然也能表现雪下得密而急,但缺少了柳絮作为喻体轻盈的美感。

结合天气情况,感悟喻体在外形上“生动性”的差别,但仅做到这步是不够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言语发生的情境上,这是一场家庭内部以“讲论文义”为主题的聚会,谢太傅的问题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话,咏雪不仅应表现雪的特征,更应展现吟咏者在“讲论文义”上的才能。在这个语境下再比较“撒盐”和“柳絮”这两个喻体,“柳”不仅外形清雅,其生长的季节、姿态、特征乃至读音都被中国历代文人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经常被文人当作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谢道韫在此处巧妙使用“柳”作为咏雪的喻体,体现出一个女孩子对事物细腻的观察,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相比起来,谢朗“撒盐”的比喻虽贴近生活,但魏晋时期盛行谈玄论道的风气,与日常生活要保持刻意的距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这个比喻就显得俗气了。

三、分析“言语形式”感受文化内涵

上文探讨了引导学生理解言语内容,也就是谢家两位少年“说什么”,以此感受魏晋士族家庭重视文化修养的风气和儿童聪慧的形象。而《世说新语》的语言优雅清丽,风趣幽默,展现出深邃而华美的语言艺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品味一句话“怎样说”。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保留比喻的内容,对句子略作精简,原句和改句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改动如下表:

原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原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改句:撒盐空中可拟

改句:柳絮因风起

   

这两句分别删除了“差”和“未若”两个词,删除后并不影响比喻修辞的表达,但会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呢?可以提醒学生从字词释义和朗读效果这两点思考。学生先通过查看课下注释和字典,明确这两个词的词义分别是“差不多”和“比不上”,再进行比较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评价等课堂活动,感受谢道韫和谢朗这两个孩子在回答长辈提问时完全不同的语气。谢朗虽然首先回答,但言语中带着对自己所咏内容的不确定,这与他所用喻体和本体的关联距离过近相关,他有可能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比喻没有达到文学上的美感,因此不够自信。相比之下,谢道韫以“未若”紧承兄长的回答,引出自己构思的喻体,让人一下子便感受到她的自信机敏。结合她所选择的喻体——将寒风中的飞雪比作和煦春风中的绵绵柳絮,表现出谢道韫开朗乐观的胸襟和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由此也能看出她热爱生活的情怀。人物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所表现出的形象是一致的,而这聪慧自信的女孩形象和谢家的家庭教育,以及魏晋时期思想开放追求男女平等、追求对女性内在美的欣赏都是一致的。

四、了解“言语者”感受文化内涵

    作者对谢道韫的身份给出了介绍,学生结合上文中所述的课堂讨论、教师引导也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才华横溢、自信聪慧的女孩子,这时笔者提醒学生,文中和课下注释中都没有对谢朗进行介绍,在预习时有谁提出疑问并且搜集过资料?由此适时地给出两段与谢朗相关的文段。

“朗善言玄理,文义艳发。总角时,与叔父安前与沙门支遁讲论。—《晋书·谢朗传》”

“(谢道韫)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 贤媛》”

   寥寥几句话便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谢朗也是一位从小擅长论辩玄奥道理且文辞华美的才子,是妹妹长大出嫁后在夫家前的骄傲。有了这样一位才子的衬托,谢道韫才华横溢的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的印象也更深刻。此时再回到前文中谢朗的言语——“撒盐空中差可以”中的“差”,也可理解为他作为第一个“抢答”的孩子,表现出的谦虚和礼节。这与谢家重视对子弟的文化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的德行是分不开的。了解这点使学生能将“古代少年的聪慧”和“魏晋世族家庭的修养和情趣”由内在关联到一起。

在课堂最后的读法总结中,笔者也提醒学生,无论是阅读课本上的文言文篇目还是课外阅读,利用当今丰富的信息资源,主动地质疑并查阅资料,有助于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经过《咏雪》一文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笔者感受到通过教学者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达到“言”与“文”的有机结合,通过文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而走近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到达文化传承和反思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③王荣生主编.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②林宪亮.论〈世说新语中〉的谢安形象[J].长江学术,2012(0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