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主题为《激发幼儿‘主体性’的自主性游戏分享交流》专题培训在徐汇区教育学院举行。此次培训由徐汇区教育学院学前研训员麻建玲老师主讲,徐汇区幼儿园保教主任班成员及院校合作项目负责人、游戏中心组成员一同参与。
图1 区研训员麻建玲老师做培训
培训主要围绕教师角色转变、提问引导策略、分享形式创新及问题解决方案展开。首先,麻老师从教师角色转换出发,认为教师应作为分享交流对话的推动者,主动促进幼儿间的提问与回应,激发主体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分享的主人。
其次,介绍了高质量分享交流需把握的四大关键环节。第一,要“观察为先”,教师需深入观察幼儿的内心世界、思维方式与操作过程,为支持打下基础。第二,需“精准翻译”,通过复述、解释与提炼,帮助幼儿梳理逻辑。第三,要“尊重与支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提供视频、作品、照片、图符表征等资源助力幼儿分享。第四,“营造心理安全”,接纳幼儿尝试中的错误,将其转化为成长动力。
图2 分享交流要点梳理
接着,麻老师指出“提问设计”是引导幼儿深度思考的核心,教师提问需源于幼儿真实想法与困惑,兼具开放性、针对性与启发性,通过“六型提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激发深度思考。
最后,聚焦分享形式与组织范例。麻老师用生动的游戏案例诠释分享交流内容可以涵盖“想法、做法、困难、解决问题、作品、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等维度,形式可采用自由分享、小组分享、集体分享等,同时要立足全人教育理念,心怀大目标,关注幼儿倾听习惯、表达能力、语言逻辑、合作协商等,要思考每一次互动的用意,适时根据幼儿的对话渗透价值、提出期待,触发下一次的游戏动机。
图3 培训现场
此次培训为游戏活动分享交流提供了清晰、可落地的方法策略。教师们表示会积极把所学应用于日常实践,不断激发幼儿“主体性”,真正提升分享交流质量,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供稿人、供图人: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