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上午,“春芽萌动·童趣生长”徐汇区托班研修项目组活动在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拉开帷幕。徐汇区教研员金晓燕老师、徐汇科技幼儿园汪瑾园长、徐汇区托班中心组成员及科技教育集团各姐妹园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和探索托班区域游戏实践与环境创生。
图1 区教研员、科技幼儿园园长观摩托班区域游戏
老师们观摩了3个托班的区域游戏。科技幼儿园依托室内外联通空间打造多元探索场域,让托班孩子们在光影、涂鸦、音乐等自然互动中自主探索,丰富感知与体验;科技幼儿园还创新推出“游戏孵化场”举措,通过动态环境优化、家园寻春共育及资源流动共享,构建时空双维主题链(如季节性课程迭代、多感官区域联通),并探索传统文化与AI技术融合,深化“环境—材料—幼儿”的生态互动关系。随后,大家还观摩了托班课程环境、自助点心及圆圈活动等。
图2 区中心组成员、集团姐妹园老师观摩托班区域游戏
区教研员金晓燕老师现场引领研讨,高度认可托班“开放互通”、“儿童友好”的室内外环境布局,其中家庭氛围浓厚的自助点心区、贴合幼儿身心需求的生活区,以及互动性强的活动区域,为各园托班课程环境创设提供范例。
图3 托班自助点心
针对中心组老师提出的“托班自助点心与大年龄幼儿自主点心操作衔接”疑问,金晓燕老师强调:“给予孩子选择机会是关键,通过提供不同材质工具,设置适度的精细动作挑战,尊重个体差异,还可灵活增加勺子等辅助工具,所有选择均应基于对幼儿行为的细致观察。”
图4 案例分享
在案例分享环节,科技幼儿园郑剑云老师以“宝宝爱整理”为主题,阐释“生活+游戏”的教育模式,通过环境支持培养幼儿自理习惯,并延伸至家庭协同。金晓燕老师点评时指出:“细节决定教育质量,对托班幼儿应采用“取长式评价”,以鼓励强化优势。案例中的3位教师结合《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从动作发展、情感社交等四个维度分享区域游戏设计,倡导多感官探索模式。在研讨环节,现场教师们围绕“环境优化”与“材料提供”展开讨论,既肯定科技幼儿园的实践成果,又从材料投放细节、环境互动性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碰撞出智慧火花。
图5 教研员金晓燕老师做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针对中心组教师提出的实践困惑,金晓燕老师进行了专业指导:
关于材料迭代与优化层面,她强调:“材料选择需建立在深度教育价值剖析与儿童发展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家园协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动态更新;同时,需高度重视光影游戏中的幼儿视力保护,通过增设遮光设施等干预措施,构建安全科学的游戏环境。”
在托班幼儿语言发展指导策略方面,金老师指出:“点名环节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与语言能力的重要契机,教师应通过多样化趣味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遵循“倾听—理解—表达”的发展逻辑,循序渐进夯实语言发展基础,为后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筑牢根基。”
供稿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幼儿园 袁方
供图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郑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