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个新时代的中小学生,除了学科教育的输入之外,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格的塑造也被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着。近几年来,传统艺术课程除了音乐与美术之外,戏剧课程也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走入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也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课余时光选择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课外、校外机构进行戏剧的学习。然而,戏剧本身是一种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将原本深奥的戏剧课程转化为适合各学生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则成为了所有戏剧教师的一道思考题。
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戏剧游戏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戏剧教师采用,并成了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个已经在部分欧美国家成为常态化戏剧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这一门课程中,表达自己、表现自我,展现想象力与创作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却表达了他们的质疑:“游戏”仅与“玩乐”相关,而与“教育”相割裂。
二、戏剧与戏剧游戏
“戏剧”一词的英文可以被翻译为Play,Drama或Theatre。Play同时也有“游戏”“玩耍”的意思,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戏剧的本质也与游戏有关。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而著名的“席勒-斯宾塞理论”的“游戏说”更是认为,“人类所特有的游戏意识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儿童时期艺术游戏正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同时,由于游戏在主题、存在方式以及依赖观赏者而存在等方面与艺术,特别是戏剧有着极大的相似性。”【1】
以色列儿童游戏的研究者莎拉 斯米兰斯基将戏剧游戏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戏剧游戏是指儿童扮演成人角色而形成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将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语言,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想象推动故事情节。”【2】由此可见,戏剧游戏正是借由游戏中天然存在的角色分配与扮演特质,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戏剧,用语言、肢体、表情表现情境,从而让学生探索生活经验、表达创意。同时,戏剧的发生需要观众的存在,这会让刚接触戏剧的学生出现羞涩与窘迫感。戏剧游戏则可借由着“玩乐”与“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累计经验,锻炼技能。
三、戏剧教学中的戏剧游戏
在厘清了戏剧与戏剧游戏关系之后,戏剧游戏也分为许多类型,如肢体游戏、语言游戏、团队游戏、情境游戏等等。在戏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则需要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学习能力潜力提升的游戏。同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动,教师的职责则为引导和观察。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游戏类型对学生的戏剧能力进行训练。
1.通过戏剧游戏进行热身的练习
戏剧游戏作为戏剧课程的第一个环节,可以起到热身、吸引注意力、创造出准备创作的戏剧状态。而针对不同年龄大小的学生,热身游戏的设置也有所区别。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如幼儿园小朋友或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集体特征为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同时也呈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而集中的时间也更短、更散。但可贵的是,低年龄段的学生也彰显出更强的肢体表现能力——他们对用身体来表达自己、表演故事是天生而不需故意强调的。
针对低年龄段学生的这两个特点,笔者在游戏环节多设置为肢体为主、语言表达为辅的游戏。比如,“逛三园”的游戏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内容。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固定的对话问答——“我们一起逛三园,什么园?”随后,教师随机的说出如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蔬菜园等等的地方。在规定的情景内,学生首先要判断出一个园里应该有什么东西,随后要用准确的句型表达出来,如“动物园里有老虎”,再接着,则要求小朋友们用身体表演出该物体。如此一来,学生的逻辑得到训练,语言表达和肢体展现均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做这一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比起低年龄段的学生,年龄较大的学生,如初中高年级、高中生,他们累计到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理性的思考,和更专注的注意力。然而,他们也显得更为拘束和“害怕出丑”。针对这一特点,戏剧游戏在这一学生类型面前则承担起在短时间内打消学生顾虑,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信念感、信任感的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多选择集体性的活动作为热身游戏,在集体的活动中加入戏剧元素的训练,如“走走走,我们一起走”,“蒙娜丽莎的船长”等便是适合较大年龄段的学生。在“走走走,我们一起走”中,教师给出1-5的范畴,1表示最慢,5表示最快,学生需要在教室的空地上自行走路,同时需要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速度上的变化。当学生可以完成肢体的放松之后,教师在给出数字指令(即走路速度)变化的同时,给出响应的戏剧要求,如:试加入一个动作,表演出是什么样的人物用这个速度走路;试加入一个动作,表演出所在的地方是在哪里等。在这样的一个游戏中,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规定情境的想象、人物的塑造等戏剧素养提高。同时,也因是在集体中进行的表演,所以并不会有强烈的羞涩恐惧之感。
2.通过戏剧游戏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声台形表”四个方面综合训练。对于戏剧课程班里的学生,要求他们像专业院校的大学生一样每日早起晨练、练台词、练调度显然是不适合的。因此笔者特别设计了一套“早起骑车”的游戏,通过游戏来进行枯燥的基本功训练。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编排了一个“小朋友早晨起床上学”的故事情节,在之中将专业的“吹唇”“弹舌”“气息训练”等作为现实生活中相对应的刷牙、洗脸、吃苹果、发声、骑车等环节作为板块的模仿。而其实在游戏的过程中,面部肌肉、舌头的力量、嘴唇的控制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学生因为熟悉早起的过程,因而并不感到有任何的难度或不适。如此一来,枯燥的基本功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戏剧的综合性更体现在需要团队进行合作。团队之间,需要彼此信任、互相配合,才有可能完成一出精彩的演出。为了提高团队凝聚力,首先便要适当的增加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对抗练习。因此,笔者时常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个队伍,要求他们进行一些游戏的比赛。而这些游戏的设置,则是跟之后的故事情境息息相关的。比如,在《圆脸和方脸》的故事中,故事里明确说了,圆脸婆婆和方脸公公相敬如宾,将自己的家打扫的井井有条。笔者从这一情节得到灵感,设计了一个游戏对抗的环节。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三个队,要求学生之间进行配合,用身体搭建出一个房间的摆设,五分钟之后,进行团队之间的比赛,看看谁的房间搭配的最好。在团队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便发现,一个人很难将大型的家具——如桌子、椅子、电视机等物体表现出来,而如果进行两个人手拉手等搭建,大型物体便很容易就能展现出来。在此配合的过程中,团员有了很好的深入交流,凝聚力得到了提高,最终共同完成了“家”的布置。
3.通过戏剧游戏进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创新能力也成了学生十分重要的素养之一。而戏剧则是培养该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而戏剧游戏则是入门的一个绝佳把手。如连环画游戏是一个十分适合给中、高年龄段学生的游戏练习。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所有组都有同一个主题,如“弄巧成拙”等,随后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剧情后完成四个定格画面,这四个定格的画面需要讲述的变成该主题的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给中高年龄段学生的练习中,教师不用给出更细致的规定,仅需给出一些条框或主题的设置,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能力、自由发挥空间。
而在学生完成了连环画之后,教师也会对该定格画面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上场目的”等专业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戏剧有了更准确和细致的了解。
四、结语
经过一段实践的探索,无论是戏剧教师,还是家长们都开始渐渐了解,戏剧游戏绝不是瞎玩,在游戏之中蕴含着许多的门道。而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更可以看到戏剧游戏在德育、美育方面的促进作用。戏剧游戏的选择离不开故事、情境营造作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本身就是一个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过程。而学生通过一个个游戏体验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知、所见、所感,这种体验也是抽离的、由主观变为客观的,从而能够总结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更难能可贵的,每个游戏必不可少的拥有它自身的规则,在教师进行规则讲述之后,所有人必须按照同样的规则进行练习。而这也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焦阳:《教育戏剧对儿童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2】郑悦:《戏剧游戏在教育戏剧中作用的研究》,硕士论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