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民族吹管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种类繁多,在当今时代也有着繁盛的发展。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这一政策将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艺术特色课程与中国民族吹管乐相结合,如何利用自适应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研究以民族吹管乐联奏《鱼水情》为例,启发和引导学生研究学习竹笛、葫芦丝、排箫、埙、陶笛、巴乌、笙等民族吹管乐器的历史、发展、形制、种类、音乐文化、演奏技法等理论知识,拓展学生民乐视野,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同时,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或多种民族吹管乐器,学会演奏自选乐器,掌握各项自选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合作完成乐曲《鱼水情》的学习,并在熟练演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对曲目进行的更为丰富的创编和表演。
一、研究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落地,这一政策将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要通过教育使人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双减”旨在恢复教育生态,避免应试化、短视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神及综合素质,全面夯实人才积淀,进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徐汇中学作为“西学东渐第一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双减”工作,以更多的艺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在贯彻国家“双新”课程和“双减”背景的要求中,学校建设基于科创特色、五育融合研究型课程,通过“五育融合”科艺体卫人文融合课程研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并开设了180门余校本和延时服务课程,为实践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民族吹管乐演奏也是广受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课程,本教学研究意在通过民族吹管乐联奏作品《鱼水情》,以自适应教学的模式实现对于民族吹管乐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
二、核心概念简述
(一) 自适应学习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新课标要求艺术教师更加注重宏观思考,顺应时代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意义主体,即真正还原“生本学堂”。这也要求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思路,变革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特色教学。
自适应学习即为特色教学的一种实践研究模式。在课堂上,单一的、统一的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已经掌握,教师的讲解便成为了为“画蛇添组”。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讲解并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和学习能力内,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为打破这一现象,满足不同兴趣所在、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教学需求,自适应学习模式通常将知识点和实践技能的教学分为“简单、中等、较难”三个不同层次。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具备探究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主题活动中学习、在项目实施中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学习。通过指导和引导对三个不同层次自主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进行具有融合性、逻辑性与主体性的探究思维,形成“学生自己干,老师身边站”的特色学堂。师生一起做研究、做学问,引导学生会研究、会学习,才能够使学生学会自学,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
(二)中国民族吹管乐
中国民族吹管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民族吹管乐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乐器,在中国器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时代也有着繁盛的发展。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贾湖骨笛,距今已有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实物乐器;于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埙类乐器;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傣族的葫芦笙,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而当代我们演奏的葫芦丝,则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来的;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吹管乐遍布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造就了不同地域条件下,形制万千的民族吹管乐器。按材料分类,在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中,吹管乐器即占了金、土、木、匏、竹等多种材料。如竹笛、箫等乐器,为“竹”类;葫芦丝、巴乌等乐器,为“匏”类;埙、陶笛等乐器,为“土”类等。按发音方式分类,通常分为边棱式发音、哨片式发音、簧片式发音三类。边棱式发音的有竹笛、口笛、拉音笛等乐器;哨片类发音的有唢呐、管子、啵咧等乐器;簧片式发音的有笙、竽等乐器。
中国民族吹管乐的音乐文化发展同样璀璨。中国地势复杂,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同时也造就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戏曲艺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作为重要伴奏乐器,与民间音乐和戏曲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多种乐器形制,更有着风格迥异的演奏风格的不同器乐风格。
目前看来,中国民族吹管乐在中小学的普及传承与发展仍有着一定的空间。本项研究旨在利用自适应学习模式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让广大学生都认识、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掌握民族吹管乐器的演奏方法,从而对民族吹管乐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进行实践研究。
(三)管乐联奏
在当代民族乐器演奏形式中,独奏、重奏、合奏三种形式较为普遍,独奏乐器与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协奏曲也时常出现在舞台之上。而器乐联奏这一形式相对于其他演奏形式来说相对薄弱。相对应的,作曲家创作的器乐联奏曲也相对少见。而在本项研究中,则是改变传统的排演形式,将联奏曲搬上中小学生器乐演奏的舞台。
器乐联奏,顾名思义,即为一种或多种乐器的联合演奏。联奏曲中每个演奏乐段有主题相同、相似的,也有乐思和风格完全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专业作曲家创作的联奏曲,每个乐段之间通常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四)民族吹管乐联奏曲《鱼水情》
民族乐器在中小学的学生民族乐团中的发展,也大多以独奏、重奏与合奏为主。在联奏曲方面,不仅形式少见,专业的联奏曲作品也相对较少。所以在中小学的排演上取值甚少。而民族吹管乐联奏曲《鱼水情》,则是由中国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刘凤山先生创作,是较为少见的中国民族管乐联奏曲。
作曲家刘凤山先生致力于笛、埙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和乐器改革,同时,还潜心于民族吹管乐作品的创作,先后创作、改编笛子、葫芦丝、埙、巴乌、排箫等乐器的独奏、重奏、协奏及练习曲几百首(部)。民族吹管乐联奏曲《鱼水情》亦是其中之一。
乐曲《鱼水情》的创作融合多种民族吹管乐器,在演奏技法上也是融汇南北,刚柔并蓄,既发挥了不同民族吹管乐器的音色特点,对不同乐器所演奏的乐段旋律的处理也是完整细腻,丰富多变。音乐旋律适应不同的乐器音色,时而委婉动听,时而灵动活泼,时而热情洋溢。乐曲以竹笛、口笛、葫芦丝、巴乌、排箫、埙、拉音笛等7个民族吹管乐器联奏而成,可单人演奏,亦可多人联奏、齐奏、合奏等。
三、中国民族吹管乐在初中自适应教学的可行性
(一)梯队型课程建设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徐汇中学作为“西学东渐第一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双减”工作,以更多的艺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宗旨。学校“坚持零起点的全覆盖”开设了诸多零基础音乐课程,在此基础上,采取普及课、提高课与特色精品课相结合的梯队型课程培养模式。同时,在贯彻国家“双新”课程和“双减”背景的要求中,学校建设基于科创特色、五育融合研究型课程,开设了180门余校本和延时服务课程,为民族吹管乐的自适应性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课程保障。
民族吹管乐的自适应性教学实践研究,结合普及课、提高课与精品课的梯队型特色课程建设,其成果效益与特色课程同步。在校本课程建设完善的同时,实践研究也能更广泛地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合作、发现及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本课程转为线上教学。民管乐队师生充分利用平台软件的各项功能,不仅实现了视频模式下的面对面可视教学,灵活运用了平台各项设置,实现了独奏、齐奏、合伴奏演奏等多项练习方式。
(二)民族吹管乐的自适应性教学
在民族吹管乐教学的课堂上,传统的“喂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代的中小学生。满足不同兴趣所在、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教学需求,自适应性教学彻底打破传统器乐课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一位学生口型、手型等自身条件,兼顾不同学生对器乐喜爱偏向和学习的反应能力,在自适应性教学中,由学生自行选择适合于自己且喜欢的民族吹管乐器进行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相信学生具备的探究能力,秉持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除了自行选择喜欢的乐器来学习演奏外,与自己所选择乐器相关的历史、发展、形制、种类、音乐文化、演奏技法等理论知识,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并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教学。结合“简单、中等、较难”的三个不同层次进行自主探究,以当面演示讲解、制作微视频、PPT展示等形式进行表达、汇报,形成“学生自己干,老师身边站”的特色学堂。
(三)民族吹管乐教学的研究思路
民族吹管乐的自适应性教学旨在运用自适应学习方法,探索中国民族吹管乐如何更好得在中学传承和发展,让学生走近民族器乐、了解民族器乐,真正学会演奏民族吹管器乐,获得更好美育和学习,让中国民族吹管乐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为了让学生更顺利得体验学习过程,在提前完成乐器、教材、学材、场地、多媒体等各项筹备工作的基础上,本项研究汇总以下研究思路:
1、研究初期:学生自选乐器,进行初步探索。运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了解选择乐器的历史、发展、形制、种类等理论知识,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音乐文化的理论铺垫。
2、研究中期:学习乐器演奏,同步理论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与教学中,根据自选乐器的特性,学习基本吹奏演奏技法。将初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课程中的演奏实践相结合,同时学会配件调试、音高控制等方法,提升综合演奏能力。
3、研究后期:完成舞台表演,积极创作创编。各乐器合作完成民族管乐联奏曲《鱼水情》和其他乐曲的演奏,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拓展和创编。打破曲目乐器的限定,融入更多的民族乐器,大胆改编和创新乐曲表演。
四、民族吹管乐的自适应性教学的创新点
1. 自选乐器,自适应学习
在研究初期,打破传统器乐课单一的乐器教学,直接将竹笛(包括梆笛、曲笛、新笛等)、葫芦丝、排箫、埙、陶笛、巴乌、口笛、笙等民族乐器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演奏、观看视频介绍、音乐聆听与欣赏、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口型、手型等自身条件,适应不同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反应和接受能力,由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学习,即真正做到“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
同时,在研究初期,充分给予孩子们研究空间,鼓励学生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了解选择乐器的历史、发展、形制、种类等理论知识,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音乐文化的理论铺垫。在这一观点上,老师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远比教师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有价值。
2. 关联演奏,合作式表演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如竹笛、口笛、排箫等乐器均为边棱式发音;巴乌、葫芦丝等乐器的演奏均为簧片式发音,且指法相似;而唢呐、管子、等乐器均为哨片式发音。而陶笛、埙等形制相仿,演奏手法相似。本项研究综合各项乐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合作式学习,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
3. 乐曲联奏,多样性创编
在研究中,选用联奏曲作为学习导向。《鱼水情》为中国民族吹管乐联奏曲,不同于独奏和乐队合奏,联奏曲可以在乐段、声部、乐器编制、舞台表演上进行更多的创意创新性改编。学生可以在演奏《鱼水情》的基础上,自发融入更多的乐器,在对乐曲的改编与创编上有着更大的创作空间。同时,对于联奏舞台表演的队形、场序、服装、舞美等进行设计和创编。
五、中国民族吹管乐中的五育融合
本项研究以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学习为载体,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用于课堂教学与排练之中。即:
德育:弘扬华夏国乐,传递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智育:自选学习多种民管乐器演奏技法,锻炼大脑与肢体的灵活性统筹配合。开发自适应学习智力,培养创编意识和研究精神。
体育:加强肢体协调性训练,增强左右脑协调运用,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促进身体健康。
美育:在探索中欣赏、学习、演奏民族吹管器乐,提高音乐感知力与情感表现力,提升审美层次。
劳育:在教学、排练与演出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习和研究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过程中,运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了解民族器乐的历史、发展、形制、种类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华夏民族音乐之美,弘扬国乐,传递民族自信,为演奏方法和技法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在学习和练习演奏技法方面,以民族吹管乐气、指、舌三大基本功为支撑,加强肢体多方位协调性训练,串联左右脑协调运用,锻炼大脑与肢体的灵活性统筹配合,将智育与体育协同融合。
在日常的教学、排练与演出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认知。包括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安全理念和集体观念,保护排演环境,保管好自己的乐器、配件、演出装备等,学会简单的乐器维修与调整技能。在组织管理方面,强调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确定好排练与演出的具体时间、地点,准备好排练与演出用品等。以劳育提炼德育,以德育赋能劳育。
美育则是最高等级的教育。在本项目研究中,美育融合在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于德育方面,学习华夏民族音乐之美,提升审美情趣,传递民族自信。在智育方面,将审美加持在演奏之中,演奏美的音乐,表达美的情感。
在劳育方面,引导学生提升演奏技法的同时,注重正确的演奏姿势与仪态的教学,将最美的仪态呈现于舞台之上,培养学生“小演奏家”的昂扬气质。
六、结语
中国民族吹管乐博大精深,种类众多,经过历史长河发展到现代,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演奏系统,不仅在各大音乐厅的殿堂出演,也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大街小巷,时常会飘荡竹笛、葫芦丝的声色音响。在各大学府和专业院校的民乐系中也有着一席之地。民族吹管乐同样适合在中小学发展传承。目前看来,中国民族吹管乐在中小学的普及传承与发展仍有着一定的空间。本项研究利用自适应平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让广大学生都认识、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掌握民族吹管乐器的演奏方法,从而对民族吹管乐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进行一定的传播与弘扬,拓展学生审美视野,传递民族自信。
詹永明:《中华笛文化系统工程研究-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竹笛研究生论文集精选》,台 北观念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13。
詹永明:《南北笛曲风格及其演奏流派》,中国音乐 1997年第三期,P43。
王 巍:《中国笛子艺术流派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4。
农 光:《南方曲笛演奏技巧小议》,艺术探索 1993年第一期,P74。
孙永志:《南北方笛曲风格的演奏特点》,交响·西安音院学报 1986年第三期,P56 。
杨 凯:《冯子存对中国竹笛艺术的影响》,大众文艺 2011年第五期,P115。
梁忠祥:《新中国竹笛演奏技术发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丁 颖:《论竹笛音色的表现特性》,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4。
海耀春:《梆笛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