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艺术
基于美术馆教学,体验凹版画艺术

基于美术馆教学,体验凹版画艺术

上海民办位育中学    付春可

 

[摘要]在中国新课改的推动下,美术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教学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使更多的学生走进美术馆,利用美术馆资源,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此次带领学生在徐汇艺术馆开展铜版画校外课堂,优化了课程结构,拓宽了教学内容,为以后的“馆校合作”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并进行整合完善。

[关键词]美术馆资源 凹版画教学实践 课堂拓展

(正文)

“美术馆里上美术课”不是一个新话题,它源于19世纪末英美等国的现代博物馆公众教育方式,在中国新课改的推动下,美术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教学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美术馆教育主要通过展览、活动及导览解说,帮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参观者有效地使用美术馆,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欣赏艺术品以及了解与艺术品相关的知识(如创作、批评、艺术史、美学等),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1]与中学结合开展的美术馆教学活动,利用场馆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凸显了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笔者于2021年末有幸带领本校八年级的30名学生来到徐汇艺术馆,结合正在展出的“第六届上海铜版画展——国际美柔汀特展”进行了凹版画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在美术馆中观赏精品、了解技法、实操体验,近距离地感受凹版画的艺术魅力。笔者结合此次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在美术馆现场推进学生对凹版画的赏析和创作能力,为以后的“馆校合作”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并进行整合完善。

一、当前美术馆现场教学的尴尬

虽然美术馆现场教学是一种新型有趣的教学方式和途径,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致使美术课程课时量存在不稳定的现状,在美术馆的公共开放时间内参观者与学生课堂进行存在空间上的重叠等现实情况下推进美术馆教学势必会有不小的阻碍。这些都导致初中美术教师和学生接触美术馆教育的机会比较少,环境的陌生在带来新奇感的同时也会让课程的进行略显紧张与生涩。

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美术馆教学应与时俱进,美术馆的教育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与德育情感的角度,也因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这就更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备课,磨课,并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构建全新的教学思路,最终规划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将凹版画代入美术馆教学的可行性

版画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表现方式:可复制性、间接性折射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术的学习不仅在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在于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现如今徐汇艺术馆正在进行的“第六届上海铜版画展——国际美柔汀特展”可以使同学们现场感受凹版画的魅力并进行实践创作,学习艺术家借助版画记录生活中的美,将那些生活中、脑海中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帮助提升学生的美术关键能力和学科高阶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馆资源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教师可根据其具体知识需要确定活动内容,进行创新性教学,增强艺术课程的通感,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均得到提升。徐汇艺术馆“美术馆里上美术课”的活动策划明确,配置丰富,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可高质高效实施。场馆为师生提供软硬件的支持系统,与学校共同搭建了一个有目标、有策略、有途径、有成果、可评估的教育平台,开展新型的课堂教学。

三、在美术馆中进行凹版画教学的过程性探索

(一)明确目标,整体规划

本次活动旨在借助美术馆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凹版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进行主题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记录生活的习惯。笔者依据此目标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和美术馆的可用资源进行了以下的活动规划。

文本框: 场馆可用资源和师生实际需求





























































 



文本框: 活动目标





文本框: 准备活动文本框: 活动内容













文本框: 活动方法和实施

 


1.场馆的准备

教研员率先组织各校美术教师来到徐汇艺术馆进行铜版画展览的鉴赏学习,美术馆负责人员与进行开课的教师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交流,确定了学生人数和活动的时间,准备了公开教学的场地和教学、操作的设备,并邀请了专业的版画技师和艺术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版画专业技能素养以及综合教学能力,确保课程的专业性和多元性。

2.教师的准备

(1)分析难度,选择材料 由于此次展览是美柔汀版画作品,以铜板为底,以化学试剂为媒介进行腐蚀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些材料的实施操作对于中学生的美术课堂不太现实,笔者在亲自实践制作后与专业技师进行沟通商讨,决定以易于刻划的ABS双色板代替铜板直接刻画成图,降低因工具选择而产生的风险性和操作困难度,也降低了门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紧扣目标,合理安排 学生参观展览时能了解画作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培养通过视觉的敏感而能对美进行细微区分的能力。同时列举了不同时期不同大师的版画作品,从线条的排列组合、构图的布局与经营、边框的设计、立意与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鉴赏思考,从而产生自己创作的愿望。

(3)贴近生活,选择主题 请学生贴合生活实际选择某种喜爱的甜品作为自己的凹版画主题进行创作,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素材,又拓展了她的视野,促进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3.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活动前了解展览信息,对凹版画的制作步骤有完整的认知,进行小组配合,在前期校内课程中完成刻板这一步骤,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实践探索做准备,成为课程设计的参与者。

(二)紧扣目标,实施探索

1.观察与分析

本次展览的作品,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十分丰富,有以细腻真实的造型塑造为主,有以大胆前卫的构图为主,有以丰富多变的线条为主,也有绚丽丰富的色彩引人注目。在参观过程中,有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与关注:来自英国的莎拉·吉莱斯皮和日本的鹿取武司。莎拉的创作对象是不同种类的飞蛾,细腻的雕刻印刷使得每只飞蛾都栩栩如生(图1、图2)。鹿取武司的作品则是以常见的静物和风景为描绘对象,色调沉稳神秘,富有诗意(图3、图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饱含了自己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在导览员的讲解下学生不仅知道美术的表现语言,对艺术品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对艺术家的出生环境和发展也进一步了解,帮助他们全面多元地理解鉴赏艺术品。

学生将感兴趣的作品一一记下,简单填写在学习任务单上(表格1),进行有目标有侧重的学习(图5),提高了学生的图像识读与文化理解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全面多元的审美判断,同时为笔者的接下来的课程进行铺垫。

表格1

凹版画(学习任务单)

美柔汀


这次展览中我喜欢的美柔汀作品【名称、作者、作品特点(造型、色彩、构图、情感等)】

1

2

“我的甜品”创作心得


 

 

 

 

 

 

     图1《花园虎纹蛾》                       图2《燕尾蝶》

       图3《恋人之梦》                             图4《里昂漫步》

           图5记录学习                                 图6修整刻画

2.探讨与学习

凹版画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笔者选择了丢勒、伦勃朗、戈雅三位大师的代表作品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了各自鲜明的风格与特点,学生在本次的展品中也能探索到大师留下的痕迹与技法,并进行小组讨论、整合,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能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间接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和模仿能让学生以最快的方式领会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风格追求,譬如一部分学生是注重线条的细腻表达,对丢勒造型严谨、层次细腻、肌理丰富的创作风格情有独钟,他们的作品运用工整平行的线条,通过交叉影线制造明暗与立体。一部分学生则是倾向于像画一幅写实的素描画般,追求流畅灵活的线条,向伦勃朗学习用韧性十足的线条进行生动大胆刻画。学生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凹版画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有了更详尽细致的学习和掌握。

3.创作与实践

一幅完整的凹版画作品除了体现出学生对于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组织和重构外,画面的艺术处理也体现着他们的创作追求。因为本课程是单元教学,学生在前期的校内课堂中已经对凹版画的特征和技法做了细致的研究,并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主题(我的甜品)在ABS双色板上进行刻画(图6)。学生借助于场馆的压印机,分小组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上墨压印(图7),最终完成印版(图8),在完成印版后,将作品放在桌面晾置,自发去观看馆内参展艺术家的创作视频。

 

 

 

 

 

             图7围观学习使用压印机                    图8印制完成

4.整理与评估

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美术馆里只能完成印刷,压印后的版画由老师收集带回学校,晾干后学生自行签名,小组合作整理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主题、活动照片等资料,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动手能力及荣誉感。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思考活动指标是达成,有何改进之处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教师的关注点应从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加强形成性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如表格2。笔者依照表格2的评价标准对本次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互评,在此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分析评估(表格3)。

表格2

文本框: 形成性美术作业评价(初中版画)




















椭圆: 美术语言椭圆: 美术语言






椭圆: 审美创意椭圆: 审美创意
文本框: 个性化文本框: 个性化
椭圆: 创作技法椭圆: 创作技法
文本框: 连续式文本框: 连续式

文本框: 跟踪式文本框: 跟踪式
椭圆: 表现内容椭圆: 表现内容
椭圆: 情感表达椭圆: 情感表达














































 


 

 

 

 


 

学生作品

《巧克力蛋糕》

李卓瑶

《甜品组合》

蔡嘉仪

《清凉一夏》

黄语嫣

《奶油冰淇淋》

肖屹子宸

雕刻制版

完成作品

作品点评

造型装饰性强,刻痕清晰,画面中的空间关系和黑白灰色块处理恰当, 擦墨过重,印刷后画面略脏,画面完成效果饱满、生动。

    构图严谨,造型线条工整平行,刻痕细致,涂刷油墨时没有反复多次,墨色未能嵌入凹线,导致印刷效果颜色过浅。

   画面整体自由、轻松,线条流畅灵活,刻划力度适中,擦墨干净,印刷效果干净整洁。

  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大胆,画面黑白对比明显,擦墨用力过重,凹线内的油墨被带出,印刷后画面略脏。

表格3

5.思考与改进

由于美术馆课程实践较少,会有学生在场馆注意力不如在教室里集中、印刷时错版出现图形模糊等现象;笔者缺乏场馆教学经验,对学生分散自主学习的安排不够详细出现扎堆印制等现象,这都要求我要更加全面、细致备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课程,提升现场教学能力。

 四、在美术馆中进行凹版画教学的实践体会

1.从学校及教师综合素质出发

随着人们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美术教师日益成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而不仅仅单依靠传统的美术教材。以收藏、展示、研究为主的美术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借助美术馆为平台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变社会物质资源为教学资源,为美术课程创造教与学的有利条件,这对于学生增强通感艺术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于美术馆课程这种大部分教师相对于陌生的授课形式,是全新的挑战,需要提前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创作辅导以及工具的使用顺序都要有充分地准备。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和实践,丰富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深入与公共资源互动。尤其是教师在相对陌生的教学环境中需要尽快调整自己在实际教学前、中、后的角色,根据公共资源对自己的教学规划展开及时的调整与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整理教学记录和学生最终成果,优化课程结构,拓宽教学内容,完善课程。平时关注网络空中课堂、多参与学校间的教研活动、多思考多探索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2.从学生的综合学习出发

这是八年级版画单元的一次综合实践课,同学们不仅对这种“以刀代笔”的版画制作感兴趣,对在美术馆上美术课也乐在其中,通过学习,学生完整地体验了凹版画的制作过程,丰富了学习方式,收获了学习的成果和快乐。他们沉浸在现场情境中接受信息,获得知识,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的有效学习。

本次的美术馆学习实践依托于徐汇艺术馆,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兴趣,运用观察、记载、讨论、实践等方法学习凹版画课程,丰富的美术馆资源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展示平台,也让学生详尽化、个性化地了解凹版画制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有效加强拓展学习

在此次教学活动开展前,笔者以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尝试开发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工具材料和课程内容,如以ABS双色板替代铜板,用钢针笔直接刻划替代化学试剂腐蚀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尝试更多新颖的版画形式,如纸版画与皮影主题结合起来做出活动的纸版画,利用水粉颜料和吹塑板创作多色版画等。同时可将版画课程与校拓展课和研究型课程相结合,以美术课为依托,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并在校园展示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朱莺.与中小学相结合的美术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