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舞台上的党课——红色儿童剧资源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使用案例

一、背景说明

2014 年 12 月,习主席到南京军区机关视察时说过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是关系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落实红色基因传承、培育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认真开展“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革命岁月距离今天的孩子逐渐遥远,艰苦的生活也不曾走进他们的经历,想要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并非易事。传统的“辅导员讲——队员听”的被动学习方式,队员们很难理解党史的内涵,他们更喜欢活泼、生动、有趣的方式。如何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少先队活动,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是每一位少先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资源分析

我校开设教育戏剧课程十余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于观察、乐于表现、富有想象力的队员;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组建的“戏剧社”在大小比赛中捧回诸多荣誉,是队员们非常喜爱的组织;我校每年六一前后组织“校园戏剧节”,每一个队员积极参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年的“校园戏剧节”上,我们邀请上海儿童艺术团进校展演红色儿童剧《光辉的记忆》,队员们也组织展演了系列红色儿童剧,深受队员们好评。综上,戏剧教育在我校有传统、有传承、有规模,对于队员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红色儿童剧要求队员们沉浸式参与,学习剧本故事、发挥想象创编、身体力行展示,要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更有利于他们深度感悟红色教育的意义,做到知行合一。其特征表现为:一是趣味性。相比于枯燥的课题讲解,儿童剧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精巧美观的布景、生动活泼的表演、震撼人心的声效,深深打动着每一名队员的内心。观演的过程中,队员们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激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一起参与、感受,教育效果深入人心。二是教育性。红色儿童剧演得是红色故事,目标是对队员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因此,在讲述台词故事时,队员们也学习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感,生成崇高品质。在艺术氛围中,以美启智,以行育德。我们将党史学习材料拓展延伸,由课堂延伸到舞台,为队员们创造更广泛的学习途径和空间。三是主体性。“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队员自己编、导、演的过程就是他们主动性发挥的过程。队员们要根据他们对党史的理解创编戏剧,把典型的事例提炼,再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语言特点排演成引人入胜的戏剧。“演的是身边事,说的是心理话,解决的是自己事。”从而完成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教育的目的,符合少先队组织教育性、自我性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一)红剧进队课,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为帮助队员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两年,大队部先后组织了多次主题队课,如“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人”、“胶片中的红色记忆”、“红色行走——走近历史名人故居”等,都将红色儿童剧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给队员们进行展示。如“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人”中播放了电影《金刚川》的片段,展示了志愿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胶片中的红色记忆”播放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草原英雄小姐妹》、《没有雷锋的日子》等,带领队员走近英雄人物,通过他们的光辉事迹了解相关党史;今年六一前夕,大队部还组织开展队课“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课,深入学习党史,在讲到“抗战历史”阶段时,的故事,观看《鸡毛信》相关影视片段,帮助队员理解故事背景、主要人物的立场、以及故事的意义,为接下来的红剧展演打下基础。

(二)红剧进校园,观经典、研党史、齐参与。

去年少代会上,队员们提案建议学校多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和剧目。今年,我校先后组织了队员们观看《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等红色影片,还邀请上海儿童艺术剧团进校展演红色剧目《光辉的记忆》,该剧用一幕幕场景的切换,以讲故事的口吻,从不同角度带领少先队员们追忆发生在革命时代的各种爱国故事。

今年六一前后,我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戏剧节”,队员们遴选英雄人物的故事,自己创、编、排、演了许多优秀的儿童剧目,如《鸡毛信》、《董存瑞》、《二小放牛郎》、《草原英雄小姐妹》、《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深受队员们好评。队员们也在亲子参与中品味到了红色信仰的精神力量,体验到了向历史致敬的幸福感。

(三)红剧进比赛,展成效、学先进、促成长。

每年,我们都会将中队展演中优秀的剧目筛选出来,经过重新编排优化进行校园展演,扩大教育效果。今年,由我校队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戏剧《飘扬的红领巾》不仅参加了校园展演,还参加了“雏鹰杯”红色戏剧小品比赛以及区“童声献礼”线下展演,作为徐汇区唯一入围决赛的剧目,最终捧回了市“雏鹰杯”红色戏剧小品比赛的特等奖!线下展演和比赛,对所有参加演出的队员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形成了良好的任务驱动模式。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也有幸观摩到了其他学校的演出剧目,了解到更多的红色故事,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四、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1.促进知行合一,深化爱国教育

戏剧展演是舞台课堂学习的成果汇报,虽然每名队员可能只有几分钟的展示机会,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为了这短短的几分钟,要认真研读剧本、熟练背诵台词、反复多次排练……各中辛苦不言而喻,成长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飘扬的红领巾》中饰演连长的小戴,在校园“英雄节”时,就扮演了剧中人物,热情地讲述人物事迹,并以此为荣。饰演小战士的小周妈妈说:“孩子现在出去旅游都要戴上一面小国旗合影,十分自豪。”对于其他队员而言,经历了这番红剧展演后,节假日自发走近红色场馆进行寻访打卡的队员也越来越多,还有许多队员积极参加“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录制讲解视频,自制红色短剧,在队员们中主动宣传学习心得。

2. 丰富队活动形式,深化少先队改革

政治性是少先队的灵魂,政治性的实质是党性。因此,少先队工作中者要善用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加强政治启蒙,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今,队员们寻访红色地标后,会主动通过编排红色儿童剧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红剧俨然成为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校原创红剧的不断涌现,立足少先队群体,讲好自己的故事,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为推进新时代少先队组织改革创新做出了贡献。此外,红剧对优化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少先队活动课程等大有裨益,都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强化了少先队实践育人作用。

(二)反思教育

1.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立红色剧本库

红色资源丰富庞杂,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故事外,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亟待挖掘。历史资料、实事新闻、学科教材中都有许多可改编成红色戏剧的剧目,我们以后应当深入挖掘更多的红色教育资源,建立红色剧目资源库,排演更多有意义的红剧,为队员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成长空间。

2.打造红色戏剧品牌,创新爱国教育模式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始教育戏剧课程的学校之一,戏剧社团蓬勃发展,“戏剧节”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且人人参与,“毕业大戏”更是惊艳四座,除了现有成果外,应打造一块“少先队红色儿童剧”的品牌,更好地服务于少先队的自我教育。我校的戏剧活动虽多,但缺乏系统的梳理,相关的科研也有待提高。校内自我欣赏较多,参与校外展示较少,以后还应更加重视校际间的交流,不断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吕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