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从“忘”到“不忘”——谈班级小岗位建设

一、案例描述

     中午时分,热闹的校园变得渐渐安静,原来是学生们的午餐时间到了。学生们做好了一切午餐准备后,开始在教室里安静地进午餐,吃饭较快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有序摆放餐盒后,由于教室在底楼,我建议他们可以在操场和花园里散散步,看看绿树,赏赏花儿,春天的校园景色美丽斑斓;还可以去小池塘看看活蹦乱跳的小鱼!而我呢,每天中午都在教室里陪餐。自从学生们都有了小岗位我这个做班主任的可是省心不少,一年级的学生看似还小,但是小岗位工作做得真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啊!这不,烦恼又来了!

    “报告老师,小辰作为午餐管理员,他不负责任!”小蔚同学急急忙忙跑进教室来向我报告。“他怎么了呀?”我问道。小蔚拉着我的手,走到教室外面,她指了指大餐盒说:“你看,有的餐盘没有摆放整齐,他也不管!老师,你再看操场上!”我朝小蔚指的方向看过去,这小辰拿着午餐管理的记录本正开心地和同学们追逐着玩呢!小蔚把小辰喊了,小辰看到我站在餐盒边上,马上虎着脸回来了。“小辰,你的岗位是午餐管理员,你怎么不好好管呢?还跑去玩啦?”我故意皱着眉头说。“哦,对不起老师,是同学让我陪他去玩一会,我就去了。”小辰低着头说。“好吧,既然你知道做错了,你就好好管理一下吧,有的同学摆放餐盘时,没有放整齐,你要提醒哦!还有倒餐盘时,有同学不文明,有的剩饭剩菜倒在了桶的外面,你也要提醒同学哦!”我一连串的要求脱口而出。小辰点点头说:“老师,好的,我知道了!”他说着,就开始收拾了。

午餐完毕,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学生们三三两两,有拿着茶杯去倒水喝、有去图书角挑选图书的、还有的谈天说地的……可是,在教室里的一个角落的小桌上,明显还放着几个勺子和添饭的餐盘,这本应该是小周同学负责午餐后收拾的,他也没有及时收拾。“小周,你过来一下,你看!”我一边对小周说,一边指向小桌。“啊,老师,我忘记了,我去拿!”小周摸摸小脑袋笑着说道,他马上就去小岗位整改了。这边,刚提醒了小周同学,小乐同学拿着扫帚又过来报告说:“老师,我和小宇每天中午餐后要负责扫走廊的,可是每天中午都是我在扫,小宇总是不扫!”还没等我开口,小宇立马跑上前来说:“你干嘛要告老师呢!我不就是忘记了吗?我去扫就是了!”“那你快去啊,每次都忘记!”小乐埋怨说道。还没等我开口,这俩人已经拿着扫帚去劳动了。

哎,这真是“热闹”的中午啊!

 

二、案例思考

回想起前段时间,学生们在竞选小岗位时,各个雄心壮志,豪情万丈,拍着胸脯说一定能胜任,竞选小岗位简直争个“头破血流”!可是,好景不长啊!确实,有的学生十分认真地在做自己的小岗位工作,可是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及时完成小岗位工作,为班级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阻碍。

我们的学生们,是一群来自新时代的孩子们,通过家访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教育上舍得花大量精力和金钱,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有些孩子的自立意识和处事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容易忘记、不善坚持”的工作态度,以自我为中心,做小岗位劳动时随意性很强,想到的时候会去做,想不到的时候就不做,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也令人担忧。

责任心的培养要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在活动中习得经验、锻炼成长,小岗位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正好能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华师大的李家成博士在他的《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中说:“班级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中,而设立班级中的各‘岗位’,不仅有助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在岗位建设中促进学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1.同伴榜样的力量,行动的力量

在小岗位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责任心很强,对于自己的小岗位工作就是一丝不苟,比如语文课代表小仪,每天早上准时清点语文作业,并且催交没有及时上交作业的同学,还能及时和任课老师反馈。又比如小韩同学,虽然暂时落后,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对待岗位很认真,他负责检查小朋友们是否带手帕,他每天都不忘记自己的小岗位。像这样有责任心的学生还有好几位,那么何不发挥他们榜样的力量呢?华师大的黄向阳博士在《德育原理》一书中说道:“美德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训练来教。”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小孩子不是一下子就学会骑自行车的,他得学习怎样平衡,怎样驾驶,怎样使劲,怎样刹车。不论他父亲口头上作过多么精确的指导,他都不能仅靠讲述使儿子学会骑自行车。做父亲的不能靠讲述使儿子学会骑自行车,他不能只告诉孩子做什么,还得在石子路上向他示范怎么骑。更重要的是,让他自己去骑,一遍又一遍地在不听使唤的车子上尝试、操作、模仿、练习,直到学会。我班的小岗位分成了“劳动部、卫生部、学习部、安全部”这几个部门,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们按照部门来召开一次小小的评议会,大家评一评,在自己所在的部门里,哪位同学的小岗位工作做得好?可以向他(她)学习什么?评议会后,再让学生们去实践小岗位,然后再召开评议。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向榜样学习,学生们在“比学赶帮”的路上懂得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2.角色来体验,经验须积累

    人生活在人群里中,担当着各自的角色;角色是社会赋予你的身份,具有一定的社会形象----别人会怎样看待我?角色又与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角色,也就确定了自己的行为方式。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它向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或社会互动情境,再现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社会难题。它使学生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深入到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针对案例中出现有些学生没有做好小岗位的具体表现,我们就可以依据典型的现象,在班会课上或者午休课上进行情景模拟,再让参与者和观察者一起讨论,这种现象对不对?到底该怎样做?通过讨论后,参与者和观察者都可以尝试正确的做法。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比普通的说教更生动、更有说服力,且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时,学生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3.描述性评价,更有对象感

我们要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在小岗位中的发展,这是需要重视的方面。在评价时,可以用“自评、互评”交替的策略。在学生发展的评价上,要尝试让学生对自己最初制定的小岗位计划进行客观评价,其实这也是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客观、全面评价自己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价的语言,不能只用一个简单的“好”字,“好”是个一般性的表扬词,如把一辈子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人称作为“好人”。有时,我们也会用“好”去说某人在某事上出众。那么对于小岗位的评价语言,我们更要有针对性,才会更加有效,深入人心。比如关于自评,可以这样说:“我对自己的劳动岗位认真负责,每天总能将讲台擦得干干净净,而且我每天都不会忘记。”同伴间的互评,可以这样说:“你的小岗位是午餐管理员,有时,你的小岗位工作做得很认真,督促同学把餐盘整理得整整齐齐,而有时你却忘记了。”这样,采用自评与互评的交替策略,学生不断地在改进自己中得到成长。

小岗位的建设,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舞台,从“忘”到“不忘”的实践中,它逐步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也班集体更好地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追求”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