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三问”走进学生的内心——德育资源在主题班会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一、背景说明

    班级的数学学习情况不甚理想,数学老师按照教学经验为学习力弱的同学安排了“师徒”互助小组。每一位数学后进生,都有自己的小师傅。

    互助小组执行初期有一些效果,能看到课间“师徒”两人议论意图的身影。但奇怪的,不多久后,同学们又成了单打独斗,“小师傅”们在课间忙着自己的事,“小徒弟”们又陷入了两眼一抹黑的学习困境。偶尔看到小徒弟跑到师傅身边询问解法,还被敷衍打发。

    我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叫来几位小师傅询问情况。

   “哎,老师,起初我是愿意教的,但是吧,我的小徒弟是真的学不会,讲了好几遍都不行,我也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我还是管好自己算了。”

   “是啊,我也知道要多帮助需要的同学,但是这不是临近期末考试了,我自己的学习真忙不过来,我不想费这个时间去‘成就’别人,我得先复习。”

    “老师,我自己还有个科创比赛在准备,这个师傅我不想当了,我也当不好。”

    我一听,这和当初数学老师的预想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小师傅们虽然都知道要对身边的同学施以援手,但是却都因为“我很忙”、“我要复习”、“这是对别人有好处,对我没好处”等理由不去做。内心没有动力,行动上当然也就困难了。

    友善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施以友善的机会。班级中的孩子知道应当以善待人,但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孩子们:为何要友善?友善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如果友善没有回报,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成为以善待人的人?如果友善行为的实施要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作为代价,那么是否还会选择友善……

想到这,我决定上一节关于“友善”的主题班会课。


二、资源分析

  1.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与上述思考,可以看到“友善”内涵与行为表现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是“知行不一”的情况屡有发生。为什么知道应当怎么做,却做不到?探查动机发现,学生认为“友善”行为是一种付出,如果付出没有回报,那么付出就是一种牺牲,他们就不愿意。于是学生陷入了我知道这样很好,但是我不太愿意这样做的困境中。

    偶然间看到了一则名为《one day》的视频,在轻松愉快音乐中展示以下内容:

    滑板男孩摔倒,陌生的工人叔叔扶起他;滑板男孩帮助老太太拿重袋子,扶她过马路,聊天欢笑;老太太接过袋子,走向路边急着找零钱停车的女孩子,给了她零钱;女孩子捡起了身旁路过先生掉落的钱包,还给他;这位先生帮助身边陌生的小伙子搬后车厢的行李;小伙子买了两只热狗,给了路边乞丐一只,摊主加送乞丐一瓶水;乞丐把路过女孩子遗忘在路边手机还给了她;女孩子买了一束花送给咖啡店座位上正在伤心难过的女士,安慰她;卖花摊老板送了女孩子一枝花,赞美她;伤心的女士留下了很多小费给服务员;服务员主动倒水给路过大汗淋漓的工人,也就是视频一开始的工人叔叔。

          视频中大多数人在做出友善行为时都没有得到对方的回报,但是他们都乐意这样做,为什么?这不就是学生心中久久不解的疑问吗?特别是视频最后工人师傅的倒了一杯水,看似得到了物质的回报,但其实真正让他们有动力去做的绝不是那一杯水的“回报”。

          我决定就用这一则材料,逐层深入启发学生理解友善的价值,揭开他们的困惑。

  2. 过程与方法

    在班会课上,首先对班级中存在的师徒互助小组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问卷反馈,让同学们谈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后播放了这则视频,在临近结尾“伤心女士留下了很多消费给服务员”这一情境处按下暂停。

    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视频中某一位被友善对待的人,你有怎么样的感受?你认为是什么触动被善待者对他人伸出援手?

    “我感觉到挺温暖的,挺美好的。”

    “是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我觉得小男孩摔倒了,工人叔叔扶起他,帮助了他,他应该很感谢叔叔,也想用一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你说的很好,温暖和爱是可以被传播的,这样美好的体验是会辐射出去的。”我点点头。

    “那个女孩子不但买了花给伤心的女士,还做出了安慰和理解的动作,我就这样是真正在关心别人的表现。”

    “非常棒,你看到了细节中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物质”我认同道。

    ……

    我顺势引导学生:“被友善对待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关怀,就会自然而然在合适的契机下,对其他人也做出友善行为,是美好道德感受在互相感染。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这样“美好的体验”和“美好的自己”打动,不自觉得做出了很多友善的行为。”同学们表现出了认同的表情。

    说清了“为何要友善”,接下来解决这样一个困扰学生的问题了:我们的友善行为是否需要回报?如果没有回报,还会不会继续这样做?

     

    我又按下播放键:服务员主动倒水给大汗淋漓的工人,这位工人正是视频一开始的工人叔叔。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视频的最后,工人叔叔得到了一杯水的回报,你怎么看待这个短片结局?

    有同学说:“我觉得应该给工人叔叔送上水,不仅因为他辛苦,更是对视频一开始他能扶起滑板男孩的认可。”

    “我也觉得这样的结局挺好的,好人有好报嘛”同学们笑成一片。

    “同学们的思考有道理,好人有好报,友善的行为也许短时间内不会看到回报,但长远来看,总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某种应有的回报。故事的这个结尾让我们看到善意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有可能是物质,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认可、赞美。回报不一定在此时此地,可能在彼时他处。”我悠悠得说。

    “那么,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孩子们伸长脖子,等着我说话。

     

    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如果视频中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友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并且没有得到直接的回报,你是他,你还愿意这样做吗?”同学们瞬间陷入了沉默。

    在讨论后,同学们纷纷发言:“我觉得还是要这样做的,因为帮助别人我自己也感觉到很开心,只要付出的是我自己能做到的,我觉得是可以的。”“是的,哪怕他的一个微笑,一句谢谢我也挺开心的。多耽误点时间,多花点力气,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在体验了“友善可以让我很幸福”;“友善让我体验到了快乐和满足”;“友善是很美好高尚的”等这些感受后,逐渐愿意付出更多来实践友善行为。

三、成效与反思

  1. 主要成效

    PPT切换到问卷,请小师傅们再谈谈此刻内心所想所感。

    “我觉得课间多花几分钟教一教我的小徒弟也挺好的,他学会了,其实我也开心的。每次他说谢谢我的时候,我挺自豪的。”

    “最近复习期间,其实教他题目,我发现自己也在进步的,我俩本来就是好朋友,我也应该这么做的。”

    “我的小徒弟虽然不聪明,但是他很认真听我说,我很有成就感的,我觉得我多付出一点,是很值得的。”

    孩子们的态度有了显然的变化。喧闹的课间又见到了那温馨的一幕幕互助互学的场景,不仅同学们的关系更融洽了,数学学习的劲头也辐射到了其他学科,甚至班级活动中。班集体也在这样美好融洽的氛围中,更加茁壮。

  2. 反思建议

    本案例中,围绕同一个视频资源,我做了暂停、追问处理,将学生引入到“陷阱”中,工人叔叔明明得到了一杯水的回报,那看来友善是需要回报的嘛。其实不然,这杯水的背后是欣赏、赞美、感谢。这些才是真正的“回报”,并不同于孩子们理解的物质的、即时的回报。而后,又深入挖掘资源,创设了“如果要付出更大代价”的情境,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真实的想法。学生避无可避,只得面对了。

    在视频资源使用时遵循这样的思路:播放并提问——暂停并追问——再播放,创设情境再次追问。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视频资源使用最大化,并且逐步深入挖掘,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节主题班会最难之处有二。一是没有实际回报,愿不愿意实施友善?二是不仅没有实际回报,还得付出更多,是否还愿意?学生的内心矛盾冲突逐步激烈,也正因为真实冲突的存在,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主题班会应当基于学生真实的想法,探究他们的行为动机,有的放矢,才能卓有成效。

责任编辑:江振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