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贴近生活,感同身受——德育资源在主题班会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一、背景说明

    一天,我走进教室,发现小潘趴在桌上伤心地哭着,有几位同学围绕在她身边安慰着她。我发现小潘身边的这几位同学,总是会在同学出现困难时出现。、,而多数同学却只是能对自己的朋友表现出关心,而其他同学的事貌似和自己无关。    

    我想,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接受着父辈和祖辈的关爱,自己却不能理解和感恩长辈们的关心。也正是因为一直接受家人的关心,觉得被关心是理所应当,而不会主动关心别人,不能体会他人的困难或心情,从而导致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道德水平正处于习俗水平,他们能够认识到相互关心的必要性,知道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应该主动关心。但是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关心他人,如何关心,因此当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选择不关心。

所以我准备通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就关心这以话题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学会主动关心他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与其产生共情,从而去帮助他人,使自己与他人亲近,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了别人,自己内心会得到满足感。从而也能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资源分析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关心的重要,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相关的视频资源。这是广东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你会怎么做?》。这一期的内容是,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演员),独自一人走在街头,嘴里不停念叨着:“买蛋糕,买蛋糕……孙子过生日……买蛋糕……”节目要测试路人看到这位老人后会怎么做。经过的路人有的匆匆而过,有的看看便走了,其中红衣小伙,黑衣女士,等车女孩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老人表示了关心。我想,这个视频就是一个街头测试,最能体现真实性,也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可以把视频分割开,先让学生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会怎么做,从而了解学生在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去关心,也可以让学生站在他人角度,体会主人公的困难处境。之后再播放几位路人的做法,此段视频可以让学生发现,路人纷纷走过,有可能没有经验,没能发现这位老人的问题,但是只要是发现了,都愿意走过来关心,不管自己是否能够解决,但是会想办法,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老人。从而体会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系。


三、过程与方法

    在课上,我先通过情境呈现,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自己的想法后,便播放了第一段视频: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独自一人走在街头,嘴里不停念叨着:买蛋糕,买蛋糕……孙子过生日……买蛋糕……”看完后,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这位老人遇到了什么情况,可能会有哪些危险?2、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例举了老人可能遇到的危险,说明他们已经换位思考,体会到了老人的处境。第二个问题,有学生回答了:“会帮助他。”我马上追问:“怎么帮?”“问他怎么了?是否需要帮助?”“可他只会说:买蛋糕。”“问他家人的电话。”“他也不知道,记不住。”“把他带到警察局。”“他可能会害怕,不跟你走。”学生想出了很多帮助老人的方法,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时,我便进行了总结:看来,在帮助陌生人时,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关心就存在很多困难。

接着,继续播放第二段视频,看看是否有人帮助了他。视频2内容:(1)很多路人经过,并没有注意到这位老人。一个红衣小伙走已经走过,想想又走回来询问老人情况,并给口头他指路,但老人并不能自己找到路,不能和小伙沟通,小伙无奈离开。(2)一个正在车站等车的女孩子,想要帮助老人,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帮助,于是找到了附近的志愿者,把老人交给志愿者她才匆匆离开。志愿者也是两位老人,顺利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3)一位黑衣女士赶去上班,突然发现老人,马上询问是否挂牌子,帮助他打电话给家人。得知老人情况后,一路陪伴他去蛋糕店,并不停和老人聊天,呵护其情绪。最终帮助他买到蛋糕。接着提出问题:1、你觉得为什么很多人走过,没有帮助老人?学生回答:1和我们刚才讨论的一样,不知道怎么帮。2自己有事没时间帮忙。这时,我适时引导:“虽然两人都没有亲自帮助老人,但是都表示了关心,第二位还想了办法。”问题2第三位路人看上去明明有事,却又为什么帮助了老人?为什么她懂得如何关心这样的老人?这个问题并不急着回答,继续看第三段视频。

    视频3内容:原来这是电视台拍摄的一档节目《你会怎么做》,采访黑衣女士为什么一路陪伴老人。女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表示,她自己的父亲去年去世了,她觉得老人是需要陪伴的,自己也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她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水。提出三个问题:1、看到这,你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去关心帮助这位老人了吗2、你自己有没有接受过别人的关心,当时是什么感受?或者你关心过别人吗,当时你为什么这么做,得到了什么回应,内心又是什么感受3那么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去关心一个陌生人吗?前两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回忆了很多相互关心的小故事。第三个问题,如果学生表示愿意关心,但是时间有限,可以以此作为铺垫,下节课继续学习一些关心他人的方法。

四、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在观看了视频,进行了讨论后,我们又回到开始上课时呈现的情境中:同学小刚此时的境况会有什么后果,是否愿意去帮助。对于一个陌生老人,学生都能换位思考,体会到他的困难,那么现在是自己的同学,便更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小刚身体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无助。当然还是有同学表示不愿意关心他,因为上次在自己无助时,他也没有对自己表示出关心。这时,我再次引导:“上次他不帮助你,你是什么感受?如果这次你关心了他,下次你遇到同样情况,他会怎么做呢?”这样的再一次换位思考,学生也逐渐明白了:如果两个人要友好相处,需要双方付出,对别人表示出关心,自己也会得到关心。

(二)反思建议

    这一节35分钟的主题班会,老师利用视频资源及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让学生领悟到一点自己行为的偏差,有了一些触动,愿意尝试改变。但是毕竟付诸行动还是比口头承诺要困难,所以在课后,老师可以创设活动,让学生体验课上所学内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次“关心任务”(可以主动关心与自己关系并不好的同学,看看是否可以改善关系),做好任务准备、分工以及小结,在之后的班会课可以继续交流,不断加深理解。这样便能更好地达成知行合一。

                                                                                                                                                                责任编辑:江振岚